你做好这两点,就能规避盲区带来的危险

开始之前我们先建立一个概念,开车时我们最怕的是什么?剐蹭。

所以,如何避免剐蹭成为了司机一生追求的目标,学会如何避免一件事情,得从知道这件事情最容易发生的场景开始。

避免了这些场景,自然也就能避免事故,在不能避免的情况下,如果能有一套策略小心谨慎应对,那也能规避危险。

梦飞做了大量深入研究之后,发现99.99%的事故发生在这三个场景之下:盲区变化、道路变化和自身变化。

请诸位仔细回想自己的险情或者事故,是不是都出自这几种情况,梦飞把它们统称为《三逢原则》。

根据前面的思路,危险的场景找到了,但场景是一种高度概括,比如“盲区变化”,这四个字其实包含了许许多多的具体小场景。

只有见过、熟悉这些小场景,当身处其中的时候,才能意识到自己已在危险之中。

很多车友知道《三逢原则》这个说法,但没有积累丰富的小场景,他们身处其中而不自知,“知行不一”,剐蹭自然就无法避免。

我们在了解理论的同时也不断丰富小场景的知识,目的是让诸位遇到类似场景时能马上意识到危险,提前预警处置。

我们从“盲区变化”开始,在纷繁复杂的小场景开始之前,按照惯例,让我们回到事情的本质(简单),回归本质的原因在于当你以后被“复杂”的表象所迷惑时,回归简单。

所谓“盲区变化”指的是:凡是你看不到,但会窜出其它交通参与者的地方,我们都叫它“盲区”!

下面我们来看看两个经典的小场景:

1、会车防车尾

一定请记住这个经典的小场景,在会车时,所会车辆的车尾是一个经典的盲区,一定要当心那个区域会窜出其它交通参与者。

2、超车防车头

对于视频车来说,棕色帝豪车的车头也是一个经典的盲区,容易窜出其它交通参与者(这个案例中是辆保时捷),而保时捷的这种行为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鬼探头”。

这两个案例就是俗称的“超车防车头、会车防车尾”。为何用一个“防”字,防的是什么?是“盲区”!

今天我们通过两个经典案例,让大家直观感受了“盲区变化”的危险性,同时也丰富了两个具体的“盲区”小场景。最后,提出应对措施——超车防车头、会车防车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haoe.com/dhjg/119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