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博越吸睛无数,从我的主观感受来看,无论是业界(甚至是竞争对手)还是终端市场,对这款车乃至吉利这个品牌都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和认可度。不过,吉利布局的3.0产品矩阵中,博瑞博越打响了头阵,帝豪GS这款跨界SUV则迅速跟进,成为另一款可以冲锋陷阵的排头兵车型,也是吉利又一款俘获人心的利器。
相信大家在网上都已经见到这款车的各种谍照和实拍,动感、年轻的整体外观,水滴回纹涟漪式的进气格栅,修长的前大灯犀利干练,运动的溜背造型,饱满的车尾,还有逼格甚高的双排气管(其中一个只是装饰,并没有排气功能,装逼利器)。之前通过网上流传的照片见其颜值,觉得还不错,但是在见到实车时还是受到了一点震惊,因为网上的图片,说实话你是看不出太多质感的,只有近距离接触时,才会最直观感受到一辆车的设计美感和装配工艺。
应该说,帝豪GS是肩负期望的又一款实力产品,也是吉利推进精品车战略的代表作品,同时也是自主品牌A+级跨界SUV领域的先锋车型。在只有合资品牌玩跨界、自主品牌整体还处在懵懂的阶段,吉利对帝豪GS这款车的规划确实还是非常有开创性的。
作为3.0产品矩阵中的重要一员,帝豪GS的设计感在继承家族化设计风格的同时又加入了一些体现年轻动感的跨界元素,整体造型的美感完全不亚于博瑞和博越。像是前脸的水滴涟漪进气格栅,吉利为了能让帝豪GS凸显运动感,采用了熏黑的材质。作为85后来说,这是我的菜。
帝豪GS内饰的家族风也很浓郁了,但又融入了一些体现现代感和跨界风格的元素。尤其对于中国元素的运用,像是中控台的造型借鉴了传统石拱桥的设计,勾勒出的弧线还真有那么点意思。回纹元素的运用也算是吉利进入产品3.0时代的家族风格了,帝豪GS的门板上、出风口等处都能找到回纹设计。
做工用料很有诚意,中控台上全部覆盖了软质材料,还采用了缝线的设计风格。座椅的皮质很细腻,包括前排中央扶手上的皮质也很柔软,并且都采用了双缝线的设计。
说实话,从内饰的质感、设计用料看,帝豪GS在这方面应该可以媲美15万级别的车型。尤其是包围式的座椅,音响处覆盖件,INS膜内嵌膜等,都营造出很好的高级感。对于这点,大家最好去4S店找辆实车切身感受下。从吉利方面得到消息,帝豪GS目前已经启动预售,实车也基本到店,不妨去体验一番。
作为跨界SUV,帝豪GS综合了两厢轿车和SUV车型各自的优势。虽然整体还是对于SUV大空间、通过性强、坐姿高视野好这些特征侧重得多,但两厢轿车的空间灵活、内饰精致、驾乘舒适度高以及出色的人机工程设计这些优点也基本都有所体现。
在这里还是有必要说说配置。尽管低价高配是自主品牌当下所采取的主要市场策略,但对这种于消费者来说多多益善的行为,给帝豪GS点个赞并不过分。
在这款车上,如果从所定位的市场级别看,配置是杠杠的。
主被动安全配置是帝豪GS的拿手好戏,如城市预碰撞安全系统(包括前方碰撞预警、紧急制动辅助和自动紧急制动)、ESP车身稳定控制系统、倒车影像泊车辅助、胎压检测系统以及6安全气囊(A、B、C柱均配置安全气囊)等。此外,3.5寸彩屏行车电脑、无钥匙进入和一键启动、中控8英寸触控屏、车联网系统、CarPlay/G-link双机互联、全景天窗等舒适性配置非常齐全。可以说这个级别该有的基本都有了,不该有的有些也都有了。而这款车的顶配有可能就13万元上下(这是我打探到的,可信度90%以上)。
帝豪GS的这个ACC自适应巡航系统值得详细说一下。在试乘过程中,工作人员向我们展示了ACC自适应巡航系统,在30km/h到km/h之间,激活ACC后,GS可选择三段不同长度的跟车距离,选择自动跟车,随着前车的速度变化可实现自动加减速,雷达可探测到的距离为米,转弯半径超过m范围内也可自动跟车。
当时我在想,假如在ACC启动过程中,前车突然紧急制动以后,在驾驶员不睬刹车的情况下,自动紧急制动会不会及时介入,介入速度有多快,介入后制动距离又能否小于前车?工作人员给我的答复是会介入,但实际情况是人正常驾驶状态下肯定会主动踩刹车制动。这个回答从人的本能解读,我觉得回答的很漂亮。所以大家对电子配置没到百分百信任的程度,就还是带上自己的脚吧。
说完外观、内饰和配置,按照规矩,接下来就要聊聊动力和底盘悬挂了。
帝豪GS搭载1.3T和1.8L两款发动机(最大功率为95KW和98KW),对于这样的参数值,只要对动力没有变态的要求,家用是肯定足够的,偶尔还能玩点小刺激。买这个级别车的消费者,对油耗想必都会比较在意。这两款发动机,配合6MT或6DCT变速箱,加上GSG智能启停等配置的发动机技术,使得GS的经济性大为提高,官方公布的油耗为5.9L/km。顺便再补充一句,实际体验下来感觉GS这两款发动机启动或者停止的时候并不突兀,带来的震动和噪音也不大。
帝豪GS的底盘为LeanNova底盘调校,前悬架为带横向稳定杆的麦弗逊独立悬架,后悬架为纵向摆臂耦合液压成型半独立悬架。之所以要提GS的悬架,是因为跟其他媒体同仁在试驾试乘之后,聊天过程中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理解,而这两种理解也基本可以反映时下很多消费者的倾向。
一种观点认为,GS的底盘调校偏硬,因为国内消费者其实对车的理解、感受以及对车辆的操控性、乐趣性并没有过分的追求,在城市里考虑的最多的并不是放开了撒欢跑,而是舒服的过一个个减速带,过滤掉一些路感,所以过硬的底盘调校也许在国内并不一定受待见;另一种对立的观点则认为,假如对GS底盘的调校软化,高速时势必会影响车辆的稳定性,增加驾驶者心理负担,稍微高速入弯时,过软的底盘不一定能支撑住车辆的重心偏移,会产生过分侧倾的危险;并且,由于吉利和沃尔沃的技术合作,底盘调校方面必然会受到沃尔沃的影响,而沃尔沃的底盘是什么样大家也都知道,所以GS偏硬的调校也不是说软就能软的。我的看法是,因为GS定位就是85后较为年轻的用户,对运动性有一定的追求,并且说实话我的感受底盘并不是特别硬的一种,现在的GS调校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并不会影响用户群对驾驶的体验。
吉利自从年收购沃尔沃后,全方位的合作使得吉利在自主品牌中不管是从战略布局、品牌形象塑造还是技术研发、成本控制、营销策略方面,能力都得到巨大的提升。而吉利这两年之所以能够风生水起,也是将自主品牌喜欢玩的“越级对标”竞争手法玩出了新高度。
按照吉利的越级打法,以及横向对比像缤智及XR-V这样潜在的合资竞品,帝豪GS要想在市场叫好的同时赢得叫座的口碑,在定价策略上应该也会放得开,毕竟自主品牌A+级跨界SUV这个细分市场也还在培育阶段,吉利要想在这个领域占据一哥地位,自然会以价换量,估计顶配车型也就像我们前文提到的在13万元上下,当然定价这个悬念,最终还是要留待北京车展再破。
品牌推广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