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型白癜风公益援助 http://m.39.net/baidianfeng/a_6213655.html
股民刘惠记得,当初她买进一千股吉利汽车的股票时,股价是每股36港元。之后吉利稳跌不涨,为了平衡收益,她不断加仓至股。截止5月12日,吉利的股价跌到每股18.52港元。
刘惠发现,她被套牢了。
面对一路飘绿的股价,这位股民不止一次地抱怨道:“吉利能不能更加专注自己的车子,净利润还是下滑。”
的确,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传统汽车制造商吉利狂刷存在感,哪里都有它的身影——在吉利集团体系内部,不仅几大传统汽车品牌要向新能源方向转型,如吉利、沃尔沃、领克,另外建立了几个全新的电动汽车品牌,如几何、极星和极氪。
吉利转型受阻
然而,从结果来看,吉利集团当前在新能源转型方面遇到诸多阻力,转型过程并不顺畅。相关数据显示,年,吉利旗下几何A、几何C、帝豪EV、帝豪GSe等产品全年销量仅为6.81万辆,占总销量的5.16%。
同时期,特斯拉全年累计销量为49.95万辆,比亚迪的新能源销量达到了17.9万辆,年尚在襁褓中的“造车三兄弟”(蔚来、小鹏、理想),如今也乘着风口站到了行业前列。
是什么阻碍传统汽车制造商转型,为何吉利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始终上不去?
从产品上看,吉利缺乏能打的新能源汽车产品。过去在中低端市场打天下的帝豪EV、帝豪GSe逐渐失势,其中占销量大头的帝豪EV面向的还是B端市场;老车型普遍又是“油改电”套路,并不能符合市场对智能电动汽车的追求。加上国内购车者消费能力提升、消费需求增长,这些电动车纷纷倒在了沙滩上。
而吉利年推出的「高端纯电品牌」几何,没有实力来摆脱低端形象。
在吉利专为电动车研发的SEA浩瀚平台诞生之前,吉利旗下的电动车产品均是基于燃油车平台改进而来,几何汽车仅推出过的两款产品——几何A和几何C实际上是与帝豪EV“同根生”的油改电产品。
反映到销量上,年几何A销售了辆,几何C销售了辆,几何汽车全年累计销量占集团总体销量不足1%。到了年,几何系列的销售更加不如人意,1月份几何上险数据为余,2月份上险数辆。
对于吉利而言,通过传统汽车品牌过渡到新能源品牌的策略几乎宣告失败,能带动吉利继续前行的策略只剩下,树立全新的电动汽车品牌、采用全新电动汽车技术,用特斯拉、蔚来等车企抢占用户的办法,打败特斯拉。
极星,卡在奇怪的位置
极星汽车背靠沃尔沃,享有沃尔沃最前沿的科技和工程技术,但前述几何的糟糕的市场表现,极星(Polestar)同样也在上演。根据中汽中心数据资源中心发布的年豪华品牌上险数据显示,年极星累计上险数仅为辆,其中有辆是Polestar2。
极星将自己定位于一个“独树一帜的高性能电动汽车品牌”,不过在国内消费者的眼里,它属于越跑越偏的那一类。
不止一位购车者表示,极星的车型设计和定位都比较小众,品牌宣传力和公众接受度较低。对比特斯拉与蔚来,从产品的性能配置到售后服务,极星都没有优势。而极星主推的环保内饰,对于国内消费者而言,缺乏吸引力。
试驾过Polestar2的刘惠认为,这款产品没有给她电动汽车应有的高科技感,机械感重,类似于手机里的黑莓之于苹果。
Polestar1在年上市后销量惨淡,Polestar2则是吉利想要硬刚特斯拉的拳头产品,但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它显然还没排上名次,其年的销量在豪华品牌中,位居末尾。
产品之外,极星还面临着复杂的内部环境,无论是频繁的人事变动,还是似是而非的市场定位,都是外界看不懂的因素。
在吉利集团一众新能源品牌中,极星未来会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极氪,“全村的希望”
极氪宣布成立那天,极氪公司CEO安聪慧表示,“极氪不同于吉利迄今为止任何一次的电动汽车试水。这个全新品牌,将直接对抗特斯拉。”这是吉利旗下的第14个子品牌。极氪成立的背后,是吉利整个集团新能源汽车品牌销量的萎靡不振。极氪称得上是吉利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全部的希望。
从年3月23日品牌正式成立,到4月15日极氪正式发布,吉利只花了23天。极氪品牌可能打破了一个汽车品牌从宣布成立,到公开发布的最快纪录。
安聪慧透露,极氪汽车完全按照智能电动汽车公司模式运作,不能有历史包袱。极氪将保持独立运作,不拥有工厂等重资产,未来不排除拆分上市。
按照吉利控股集团最新定位,吉利、领克两个品牌主要发展节能燃油车和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等技术,极氪和先前推出的电动车品牌几何聚集纯电动车,今后极氪和几何有可能合并。
这一次,吉利要在新能源赛道上彻底转型了。
在今年上海车展与大众见面的极氪也的确不负众望,它的颜值和配置一扫此前吉利电动汽车板块的沉闷。极氪是基于吉利SEA浩瀚平台架构打造的首款纯电动车,补贴后起售价为26.6万元。
产品力上,极氪整合了吉利控股集团全部优势资源技术的车型。极氪自动驾驶系统采用了Mobileye最新芯片EyeQ5,与行业标杆特斯拉展开角力;还搭载了名为“极芯”的电池包,升级度电池安全防护系统,NEDC工况下续航最长可实现km。同时支持极充技术,可最快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km,刷新了量产车充电速度的峰值纪录。
除了产品、技术,极氪必然会在供应链、渠道、运营等各个方面寻求突破。结合安聪慧的表述,极氪的诞生,整合的大概不止是吉利的优势技术,还有几何、领克在内数个新能源子品牌,过去分散的单打独斗的品牌策略,或将在极氪这里画上句点。
相信极氪的野心与实力,能让吉利重归新能源赛道。
——END——
《汽车通讯社》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对不遵守本声明、恶意使用、不当转载引用《汽车通讯社》原创文章者,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本文来源:汽车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