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字,阅读全文约需4分钟。
收购沃尔沃是Geely走向全球化的第一步,创立极氪则是Geely剑指年汽车产业变革竞争的第一笔。
3月23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HK.)(以下简称“吉利汽车”)宣布成立极氪公司(以下简称“极氪”),其将承担吉利控股集团两个蓝色吉利行动中智能纯电计划的落地任务。极氪由吉利汽车、吉利控股集团(含员工跟投平台和用户权益平台)共同投资,分别持股51%、49%,初期计划注资20亿人民币,吉利控股董事长李书福出任极氪董事长,吉利汽车执行董事安聪慧出任CEO。
同一日,吉利汽车发布了营收亿元,净利润近56亿元的年财报,并宣布今年销量目标为万辆,同比增长16%。
01两个蓝色吉利
“在吉利汽车的统一的协调和资本架构之下,蓝色吉利行动计划一和计划二所奠定的两个公司团队各自聚焦相应的产品、研发、运营管理。”吉利控股CEO、吉利汽车副主席及执行董事李东辉表示。
吉利的“碳中和”计划落地为两个蓝色吉利行动,而执行者将是吉利汽车+极氪汽车。
吉利汽车负责计划一,主攻节能与非纯电新能源汽车,计划实现新能源混合动力和传统节能小排量汽车9:1的产品结构目标。
3月初,吉利汽车已与沃尔沃宣布以股权合并形式成立新的动力总成公司,沃尔沃将现有动力总成资产注入到吉利汽车,开发新一代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和高效内燃发动机。
极氪汽车则将负责计划二,致力于打造智能化软硬件全栈自研能力。首款极氪车型基于SEA浩瀚智能进化体验架构打造,于四季度开始交付,并计划在未来五年,每年向市场推出至少一款全新产品。如计划安排,“正面参与智能纯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
“(两个团队)将形成专注的优势,以及要建立适应各自参与竞争的市场领域的资本结构和团队的相应的能力特点。”李东辉表示。
极氪将在年迎来与国际品牌在智能纯电领域正面交锋。
大众计划在年推出27款基于MEB平台的车型;去年通用也发布了最新的电气化平台BEV3以及电池系统Ultium,凯迪拉克已发布了基于此的纯电动概念车Lyriq;美国投行Wedbush分析,特斯拉年的交付量将达万辆,其中中国市场占据四成。
02吉利“蓝色”生态圈
强敌环伺,极氪和吉利如何应对?
“吉利控股将协调吉利控股旗下各个品牌以及我们在自动驾驶、芯片、卫星等围绕着汽车生态领域相应的布局,充分支持吉利汽车两个蓝色吉利行动计划的成功实现。”李东辉表示。
极氪作为智能纯电汽车公司,将以近年来吉利打造的“蓝色”态圈作为土壤。
首当其冲是与极氪公司同步规划的的浩瀚架构。其采用从三域融合到中央集成架构为基础的电子电气架构,未来采用自主研发的核心芯片,实现整车全生命周期的在线升级。目前SEA架构已合作品牌超8家,已展开研发车型超过16款。
三电领域:吉利在年成立了威睿电动,在电机、电控、减速箱等关键领域储备技术;今年1月,吉利入股动力电池企业孚能科技;
智能网联领域:吉利已拥有软件和芯片两家公司。其中,芯擎科技进行高性能车规级芯片和模组的研发、制造和销售,首款7nm车规级芯片年试生产,年将推出首款自动驾驶芯片;亿咖通科技则着力于构建未来汽车超级核心算力平台。
自动驾驶领域,极氪首款产品是全球首款搭载MobileyeSuperVision系统的车型。而3月的“大吉利合并”项目中,沃尔沃已明确成为“大吉利”高度自动驾驶,尤其是操作系统软件研发的带头人。
“极氪首款产品的工厂现已建成,正在在产品的质量培育期,围绕着吉利的智能纯电整个产业链、生态圈也已经全面完成。”安聪慧表示。
极氪对吉利“蓝色”生态圈的需求,也成为吉利控股与吉利汽车合资极氪的出发点。
“吉利控股参与到极氪的股权结构中首先会有助于共同打造和共享技术供应链和生态圈,降低吉利汽车和极氪的研发及供应链的成本。”李东辉表示,“同时吉利控股持有的股份也是为了未来能够对管理层、市场化人才提供相应的激励,乃至引入必要战略投资者保持充分的灵活性。”
极氪的注册地为英属开曼群岛。李东辉表示:这个安排既是为了便于开拓国际市场,也是考虑保持极氪未来在海外资本市场融资和上市的机会。
03,吉利的转折年
但在极氪独立造血,甚至独立登陆资本市场之前,吉利汽车将是其稳定发展的大后方。
财报显示,去年吉利批发量为万辆,;营业收入亿元,同比下降5%;毛利率和经营利润率也分别同比下降1.4和3.5个百分点,至16%和5.4%。经营利润和净利润分为64.4亿元和55.7亿元,同比下降33%。
“年是吉利汽车最为困难的一年。”吉利汽车行政总裁桂生悦表示,“吉利汽车正处于3.0向4.0转换的产品周期。”
转型叠加疫情影响,使竞争更为残酷。
尽管销量和营收同比分别下降了3%和5%,但吉利的分销及销售费用同比增长了16.6%,超过50亿元,研发费用增长,也导致行政费用增长了13%至57.4亿元。同时,受利润减少和折旧摊销增多导致,去年吉利汽车的经营现金流流入同比减少87%至15.96亿元。
不过,年吉利汽车多年布局的平台化、多品牌、多业务发展模式,在极限压力测试下被验证。
年,吉利汽车正式从“3.0精品车时代”全面迈入“4.0全面架构体系造车时代”,形成了BMA、CMA、SPA和SEA四大全球化基础模块架构。去年下半年,随着领克05、06、星瑞等4.0时代产品陆续上市,直接带动平均单车售价同比上升1%至元,市占率同比上升了0.1个百分点至6.5%。
安聪慧表示,年将是4.0时代产品的爆发之年,CMA架构将会全面应用于吉利品牌,推出包括星越L、全新一代帝豪等重要产品;领克品牌则会投放首款SPA架构产品;SEA架构的首款产品则将在今年通过极氪落地。“CMA、SPA以及浩瀚SEA架构的成果在今年将会得到充分的体现,对销量、销售收入带来巨大提升。”
在平台化提升产品竞争力,降低成本带来规模效应的同时,多品牌、多业务领域则为吉利汽车带来更稳健的发展模式。
高端品牌领克在去年进入上升通道。全年销量超过17万辆,同比增长37%,营收达到.8亿元,净利润增长5%至5.1亿元。另一大主线业务吉致汽車金融去年营收同比增长47%至于.8亿元,净利润增长44%至7.3亿元,与领克一道成为吉利汽车利润构成的重要部分。
海外业务方面,去年吉利汽车海外销量近7.3万辆,同比增长25%,业务覆盖近30个国家。宝腾汽车年度销量突破10.9万辆,出口增长49.8%,成为马来西亚唯一实现销量增长的汽车公司。
多线程业务带来营收利润的同时,吉利汽车在年“减负”不少。
去年,吉利汽车流动资产负债率从此前的97%降低到82%。现金流方面,尽管经营现金流流入大减,但随着四大平台完成投入,投资现金流流出也同步减少50%,至54.3亿元;同时,通过去年5月份配售6亿股获得近60亿元融资,由此大幅提振现金流表现。
至去年年底,吉利汽车拥有.8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与年基本持平。
“去年11月底开始,4.0时代以星瑞为先导产品的热销也证明了我们过去这些年在技术路线、战略等方面部署的成果。因此,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从年起,吉利会迎来像年一样,甚至是超越年业绩的腾飞。”桂生悦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