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公安机关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暨庆祝建党周年主题宣讲活动
6月20日,“永远跟党走”江苏公安机关党史学习教育暨庆祝建党周年主题宣讲闭幕总结活动在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广场举行。副省长、公安厅长刘旸出席活动并讲话。省委政法委副书记田洪、省妇联主席张彤,省文明办、省委省级机关工委、团省委、省委党史学习教育第七巡回指导组有关负责同志和在宁的厅党委成员出席活动。
刘旸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公安部的部署要求,铭记百年党史、承续奋斗之志,永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使命,勇担捍卫政治安全、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安宁的使命任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保驾护航、再立新功。
要加强“四史”学习,筑牢信仰之基。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持续深入学、联系实际学,不断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汲取思想之光、精神之钙、力量之源。要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英模精神。以各个历史时期的杰出革命英雄、杰出模范先锋为榜样,传承红色基因,继承光荣传统,激励广大公安民警辅警崇尚英模、争当先进,在奋进新时代新征程中建功立业。要坚持人民至上,践行初心使命。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严厉打击突出违法犯罪,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激发奋进动力,推进平安建设。善于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激发铸忠诚、担使命、护平安的奋进动力,加快构建现代警务体系,积极融入社会治理创新,进一步提升平安江苏建设水平,以优异成绩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永远跟党走”江苏公安机关党史学习教育暨庆祝建党周年主题宣讲活动由省公安厅主办、各市公安局协办,自5月25日在盐城新四军纪念馆启动宣讲活动以来,江苏公安思想文化宣传队日夜兼程,用好用活全省重要革命遗址旧址红色资源,深入大中学校、工矿企业、社区广场,以“党建+艺术”的形式生动开展党史宣讲25场,累计行程多公里,现场观众近2万人,网络直播观看人次超千万。
宣传队运用党史故事、视频展示、英模访谈和红色经典文艺节目等形式,生动宣讲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宝贵经验、精神谱系、感人故事,使人们深刻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真正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进一步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凝聚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讲述红色故事,坚定理想信念
5月25日,一辆载有40余名江苏公安思想文化宣传队队员的“党史宣讲巴士”从盐城新四军纪念馆出发,一路追循红色足迹,朝着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驶来。一个月的时间里,宣传队的足迹遍布全省各地,重温红色历史,缅怀革命英烈,深刻感悟周恩来精神、淮海战役精神、雨花英烈精神、新四军铁军精神等革命精神,从中挖掘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为深入开展“永远跟党走”党史学习教育提供生动鲜活的教材。
江苏公安思想文化宣传队特别请来周恩来纪念馆讲解员谢美霞,在《情归大地》中讲述周恩来精神。从南昌起义、到遵义会议,从西安事变,到《共同纲领》,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周恩来始终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旺盛的革命精神,为新中国成立、建设、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是创造历史的真正英雄。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我们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无往不胜。《一生守望一世情》讲述了淮海战役中人民群众踊跃报名参加解放军,母送子、妻送郎的感人画面,阐述了淮海战役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诠释了“忠诚坚定、担当奉献、团结协作、爱民率民”的淮海战役精神。
《革命人生的三次选择》讲述的是京剧《沙家浜》中“阿庆嫂”的原型、烈士朱凡的传奇人生。为了救国救民,朱凡投身革命,与日伪军斗智斗勇,用平凡的生命诠释出信仰弥坚、忠贞不屈,被称为“江苏赵一曼”。
“从前额打进的是好汉,从后面打进的是孬种。”这样一句朴实的言语是《一双白袜》中牺牲的八路军战士胡霖的口头禅。为了抗日斗争,他强烈要求从宣传队调到作战部队。临行前的傍晚,与家人告别,穿上母亲缝制的新袜子,还一直安慰母亲打完这场仗就回来看她。可是,在一场战斗中,年仅23岁的胡霖永远长眠于徐州贾汪区马庄村。
赓续红色血脉,牢记初心使命
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弘扬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既是场穿越时空的心灵守望,更是场不忘初心的行动接力。江苏公安机关始终把“人民公安为人民”作为永恒宗旨,用实际行动扛起新时代人民群众守护神责任担当。
“一个人一条腿”的盐城基层民警孙益海,26年来,艰难行走在乡间小路为民办实事:办理户政业务4万余人次,调解纠纷余起……2万余公里的路程,他用脚步丈量着脚下这片土地,也一步步地走进了群众心里。他的故事鼓励广大青年民警辅警继续发扬“新四军铁军精神”,争做新时代公安铁军。
被誉为“我们村活地图”的徐州社区民警马朝清,用行动传承淮海战役军民团结的朴实情怀。年参军的马朝清,曾上过老山前线,多次立功受奖。转业到地方派出所之后,他始终把群众当亲人,坚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运用自创的“流动调解法”,守护一方平安和谐,受到群众交口称赞。
让犯罪分子无处遁形的“指纹神探”连云港刑警张双印,学习“王继才”爱国奉献的守岛精神,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坚持坚守、默默奉献,用指纹识别技术辨别真凶、攻破案件,凭借着信念与责任、坚韧与细致,唤醒沉睡的指纹,找到真正的凶手,让群众更快更好感受到法律的公平正义。
“每次来到彭雪枫纪念馆,心生敬意热血沸腾,雪枫精神永远激励我们前进。”被人民群众称为“百姓卫士”的宿迁民警陆迅坚定地说。从警以来他倾心服务群众,组建多人的“迅哥有约”志愿服务团队。年以来,他带领团队发布防诈骗、防盗、禁毒等信息1.9万余条,并创办公益寻亲网站,为乡亲们做了数不清的好事实事。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刘老庄精神,让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与使命在淮阴这片红色土地上扎根铸魂。被同事称为“技术王子”的淮阴刑警李宁,全力履职尽责,在日常工作中精益求精,凭着一双鹰眼,明察秋毫,戳穿罪恶阴谋;凭着一双匠手,抽丝剥茧,屡破大案奇案,守护革命老区百姓的安宁。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江苏公安思想文化宣传队每到一处宣讲现场,都要肃立革命圣地,缅怀先烈、敬献花篮,举起右拳、庄严宣誓。他们的声音交汇在一起,一字一句、句句铿锵。
公安事业无穷尽,警营薪火代代传,一代又一代公安民警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释放出撼人心魄的光华。他们中有被辖区老人亲切称呼为“闺女”的,扎根社区工作23年的徐州市公安局泉山分局西关派出所民警金晓婕;有15年如一日坚守在“大数据”应用分析岗位上的泰兴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教导员张勃;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