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车祸”的“现场目击”
十字路口,“小张”驾驶的车辆看到红灯开始减速、缓慢行驶(16.7m/h)接近停车线,他没想到的是此时闯红灯的“老王”驾驶的车辆正以50m/h的速度垂直向自己的车子撞来,“砰”的一声,“老王”的车头与“小张”车辆的前门A柱位置撞了个瓷实。 “老王”有些发懵:他感觉泰森的一记直拳正打在了自己的脸上——足有几秒钟他才反应过来那是弹开的气囊打在了脸上,副驾驶上太太在车祸发生后的惊呼已转为他早已听腻的唠叨:叫你慢点,你赶着去(此处略过N字),解开安全带,“老王”颤抖着手试图打开车门——还好,车门没有变形,虽然双腿仍抖个不停,他还是想表现得“男人”一些,硬撑着下了车。让他欣慰的是:巴拉巴拉的太太除了因紧张而脸红得像和自己初吻时一样外,毫发无损(否则话怎么和平时一样多?!),“老王”已经接近完全清醒,而后排孩子稚气的声音让他更明白发生了什么“老爸,你是瞄着这辆车撞的么?!”两口子手忙脚乱的把后车门打开抱下了孩子。这时“老王”才想起必须看看被自己撞的车子里人到底怎么样了。 虽然前左侧前后车门稍有变形,但前后车门高强度防撞杆轮廓依然明显——正是这给力的防撞杆支撑住了强大的冲击力。加上侧面安全气囊和安全气帘都已正常打开,无辜的“小张”和后排的女同事虽然受了惊吓,但在交警和老王两口子的帮助下还是从毫无变形的右侧车门下了车。“小张”似乎有些腿脚不利索,也不知道是吓的还是磕的——至于那个女同事,她已经在检查自己丝袜是否被刮坏了。
看热闹的人群聚拢后又慢慢散去:这不符合他们平时见惯的车祸——按照他们的经验,这样的撞击哪有自己下车的?哪有车辆保持这么完好的?啧啧!要赶上某骏,人是完整的都算运气!
这是运气?也许是,因为很幸运,他俩开的都是帝豪GL。
一场试验的专业描述
这一幕生活中当然没有发生——很简单的啦!帝豪GL还没有上市。上面讲的那个“事故”不过是笔者以一场垂直碰撞试验作为背景虚拟的一个“故事”,真实的事情是酱婶儿的:
8月5日13点40分,吉利汽车针对即将上市的全新A+轿车——帝豪GL在位于天津的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试验场内进行了全球首次公开“车对车垂直碰撞”试验,这次试验是在全球碰撞协会G-NCAP(Global-NCAP)和A-NCAP(Australia-NCAP)及包括央视(!)在内的上百家媒体见证下进行的,当日试验后经过专家检测后,相关数据即对媒体公开发布:帝豪GL凭借卓越的安全实力取得正面碰撞17.92分(满分为18分)、侧面碰撞18分(满分为18分)的优异成绩,获得在场专家、学者一致的赞誉和认可。上面虚拟的“事故”或者说是“故事”用专业语言描述如下:正碰车发动机舱前方充分溃缩变形并吸收碰撞能量,前保险杠横梁发生变形,A柱到车顶看不到任何明显变形,乘员舱完整性非常好,安全气囊均正常展开,驾驶席和副驾驶席的假人坐姿端正,假人与气囊接触位置准确,后排儿童假人未受到伤害,4个车门均可正常开启;侧碰车辆前后车门的高强度防撞梁轮廓明显,安全气帘均正常展开,驾驶席和后排女性假人坐姿端正,侧气囊和侧气帘与假人的接触位置准确,另一侧2个车门均可正常开启。
吉利汽车首开先河的公开“车对车垂直碰撞”试验在全球汽车界也是一个创举,它不仅在中国汽车安全发展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也展示出吉利汽车在汽车安全技术的研发和运用上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C-NCAP自创立至今倏忽十年!自主品牌凭借不懈的努力在安全领域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而其中的佼佼者吉利汽车更是凭借着在汽车安全领域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在“第三届中国汽车安全日暨C-NCAP十周年活动”中荣获了C-NCAP颁发的“安全技术进步奖”和“安全开发团队奖”两个奖项。 一场“事故”的“导演”初衷
吉利汽车为什么针对帝豪GL来进行全球首次公开垂直碰撞试验,难道仅仅是为了新车上市前的预热么?
如果这样想,就把这场试验初衷想的过于“小气”了! 中国交通事故深入研究CIDAS统计显示,在中国的交通事故中,被称为“十字路口魔鬼碰”的车对车侧碰撞发生概率位列第二名,事故对车内乘员造成的伤亡比例非常高,这对于汽车的安全性要求也很高。吉利帝豪GL勇于尝试全球首次公开车对车垂直碰撞试验,采用两辆行驶车动态真实模拟现实中的“十字路口魔鬼碰”,其初衷就是为了更好地验证真实车辆撞击状况下车辆与车内驾乘人员的受损状况——相对于传统的车+障碍物碰撞测试来说,垂直碰撞会更加复杂,受车辆旋转、重量等多种因素影响,撞击强度更高,对于车辆本身的安全性和试验室的操控精度均有很高要求。
据悉,在此之前,全球范围内尚未有汽车安全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过此类模拟“魔鬼碰”测试。所以,吉利帝豪GL此次的全球首次公开C-NCAP“车对车垂直碰撞”试验,是一次条件严苛的“勇敢的尝试”,开创了汽车安全领域的先河,颇具前瞻性和学术价值。
一面“安全旗帜”正在飘扬 整个试验环节紧凑、场面紧张、数据严谨、见证严肃。在场的国内外专家对试验结果给予了高度肯定。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试验所副总工程师刘玉光在碰撞结果发表后表示,吉利帝豪GL非常出色地完成了试验任务,其安全硬实力已在此次颇具前瞻性的试验中得到验证,为中国汽车安全领域提供了一份极具参考价值的试验数据。同时也证明中国品牌汽车完全可以将“安全”作为超越合资品牌产品力的突破口,对行车过程中的潜在危险说“不”。 澳大利亚A-NCAP首席执行官JamesGoodwin在观看碰撞试验后表示:“车对车垂直碰撞是汽车安全领域世界性高难度课题,从技术角度讲,要取得好成绩,对于车身刚性、焊接工艺、车身设计都有非常高的要求。此次吉利帝豪GL车对车垂直碰试验撞的成功,让我看到了中国汽车品牌在安全技术上取得的巨大进步。我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企业及技术研发机构,为世界汽车安全技术的发展贡献更大力量,我也非常期待能够与他们合作、共同去探索和解决各种重大汽车安全课题。”
吉利汽车积十余年之功已经成为自主品牌汽车安全方面的一个标杆、一面旗帜。这次试验结果是吉利汽车多年来以“安全第一”作为汽车设计理念、以“造最安全的汽车”为目标、潜心耕作于汽车安全领域所结出的硕果。 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研究院院长冯擎峰表示:“吉利汽车在产品研发中一直将安全作为最重要的属性,通过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体系保障该战略的实施。”据介绍,吉利汽车为了达成“造最安全的汽车”这一目标,建立了国际先进的汽车安全实验室,提出以GTSM(GeelyTotalSafetyMangement,吉利汽车安全管理体系)为核心的管理理念和技术路线,涵盖所有主被动安全技术开发和提供综合智能化的安全问题全面解决方案。
一个崭新的理念已经推出
“知难行易”,吉利汽车不仅在提高汽车安全性能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更对安全管理理念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此次利帝豪GL碰撞试验中,吉利汽车领行业之先提出了“安全识别圈”理念:以吉利汽车安全管理体系GTSM为核心的管理理念和技术路线在产品安全性能上的综合体现,其包括了驾驶安全感、辅助驾驶系统、信息辅助及安全警示、主动避祸安全、被动碰撞安全和事故报警及救援六层次,为用户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壁垒。 现场有记者注意到在本次“垂直安全碰撞”安全试验中,帝豪GL展示更多的是被动安全性,笼式安全车身、全方位约束系统、安全气囊及气帘、儿童安全保护技术和碰撞后解锁及断油系统等,但依照吉利汽车提出的“安全识别圈”理念,被动安全性只是“安全识别圈”中的一个“点”,可见这一理念如果加以完善并执行,将对车辆、驾乘人员乃至行人拥有更强大、更多维度的安全防护能力。
曾几何时,勇于出口海外的自主品牌因汽车安全性能与国际大牌的悬殊差异被诟病乃至嘲笑,而今天,吉利汽车以帝豪GL全球首次公开垂直碰撞的实测结果向世界证明,中国汽车品牌的安全实力完全可以达到世界前列的水平,中国汽车品牌与合资品牌的竞争,也可以从‘安全’入手。在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汽车年产销量最大的国家,对于汽车安全投入再多都不为过。吉利为此而进行的努力,不仅值得称赞,更值得自主品牌车企效仿。
布衣侯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