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训强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讲师,博士,中国鸟类学会会员,天津市生态学会理事,天津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天津市青年联合会委员,天津市滨海新区湿地保护志愿者协会副会长。
毕业于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生态学专业,长期从事湿地生态系统、湿地植被、鸟类学研究,有极为丰富的野外调查经验,对湿地生态系统恢复有独到的见解,提出了滨海盐碱湿地植被恢复备选工具种名录,发现了长芒苋、钻叶紫菀等天津植物新记录,发现了加拿大黑雁、红喉姬鹟等中国和天津的鸟类新记录。
漫谈鸟类吸引与风景园林设计
鸟类与风景园林的联系
鸟类分类类群及生境需求
风景园林设计中的鸟类吸引
鸟类与风景园林的联系
古——
花鸟画:花鸟画集中体现了古人对风景园林设计和鸟类之间密切关系的理解。
文人诗词:“欲养鸟莫如多种树,使绕屋数百株,扶疏茂密,为鸟国鸟家”(郑板桥)
今——
生态文明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共和谐
生物多样性保持:生物多样性体现了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水平,尤其是城市生物多样性的需求被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科教审美休闲娱乐:普通市民对于鸟类认知、欣赏的需求与日俱增
风景园林设计:风景园林设计中如何处理与鸟类的关系,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鸟类分类类群及生境需求
(一)对鸟类理解的常见误区,包括但不限于
鸡\鸭\鹅不是鸟
鸟巢是用来住的
生态习性“同质化”理解
迁徙:什么?鸭子也能飞?!!
觅食:救助的夜鹭——给它喂点儿小米吧!
(二)现生鸟类种类
全球:种,隶属于目科属(IOC,)
中国:种(占全球种类百分比13.72%)(中国观鸟年报,)
天津:种(占中国种类百分比29.09%)(QuePJMoXQ,)
南开大学校园:种(占天津种类百分比23.42%)(MoXQLeiJW,)
天津师范大学校园:种(占天津种类百分比34.19%)(MoXQ,)
(三)现生鸟类生态类群
猛禽:猛禽涵盖了鸟类传统分类系统中鹰形目、隼形目和鸮形目的所有种类。猛禽包括鹰、雕、鵟、鸢、鹫、鹞、鹗、隼、鸮、鸺鹠等生态类群,均为掠食性鸟类。在生态系统中,猛禽个体数量较其他类群少,但是却处于食物链的顶层,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如金雕等。
攀禽:攀禽最明显的特征是其脚趾两个向前、两个向后,有利于攀缘树木。攀禽主要活动于有树木的平原、山地、丘陵或者悬崖附近。攀禽的食性差异巨大:夜鹰目、雨燕目鸟类主要捕食飞行中的昆虫,?形目、鹃形目鸟类主要取食栖身于树木中的昆虫幼虫,鹦形目鸟类、佛法僧目犀鸟科鸟类主要取食植物的果实和种子,佛法僧目翠鸟科的鸟类则以鱼类为食物。如普通翠鸟等。
陆禽:陆禽指鸡形目和鸽形目的所有种类。生活在草原、森林、山地、冻原等生境中,也见于耕地、灌丛、居民区周围。大多数种类结群生活。地栖或树栖性,但主要在地面上活动和寻找食物。食物以植物为主,也取食昆虫和其它小动物。小型和中型种类,一年即可性成熟,大型种类则需要较长时间。如雉鸡等。
涉禽:涉禽是指适应在沼泽等浅水区域生活的鸟类,包括鹳形目、红鹳目、鹤形目和鸻形目的所有种类。最主要的形态特征就是“三长”——嘴长,颈长,脚长,适于涉水行走,不适合游泳。大部分是从水底、污泥中或地面获得食物。鹭类、鹳类、鹤类和鹬类等都属于这一类。如东方白鹳等。
游禽:游禽涵盖了鸟类传统分类系统中雁形目、潜鸟目、鸊鷉目、鹱形目、鹈形目、鸥形目、企鹅目七项目中的所有种。游禽适合在水中取食。如雁、鸭、天鹅等。喜欢在水上生活,脚向后伸,趾间有蹼,有扁阔的或尖嘴,善于游泳、潜水和在水中掏取食物,大多数不善于在陆地上行走,但飞翔很快。如疣鼻天鹅等。
鸣禽:鸣禽为雀形目鸟类,种类繁多。鸣禽善于鸣叫,由鸣管控制发音。鸣禽是鸟类中最进化的类群。分布广,能够适应多种多样生态环境,因此外部形态变化复杂,相互间的差异十分明显。大多数属小型鸟类;嘴小而强;脚较短而强。鸣禽多数种类营树栖生活,少数种类为地栖。如喜鹊等。
(四)鸟类的生境需求:
安全距离:最短躲避距离最小生存面积
遮蔽逃逸:躲避天敌、逃避惊吓
食物供给:尤其是不利季节(冬季),食物供给尤为重要
其他:休憩场所、营巢场所、营巢材料等
总而言之,生境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要尽可能创造多样化的生境,从而为更多的鸟类种类和生态类群创造生存空间。
风景园林设计中的鸟类吸引
(一)鸟类吸引的概念
吸引(attraction):创造适宜的生境,让鸟类主动选择。从风景园林设计主体的角度来说,主体是被动的。
引进(introduction):创造适宜(很多时候是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对鸟类实施圈养,鸟类是被动选择。从风景园林设计主体的角度来说,主体是主动的。
显然后者不符合生态学准则,也有违鸟类的天性,是不允许或不鼓励的,也不是本文所讨论的范畴。
(二)风景园林设计中鸟类吸引的目标重置
大部分风景园林(尤其是城市风景园林)所能吸引的鸟类种类和生态类群是有限的,并非所有种类和生态类群都能被吸引。
一般而言,(城市)风景园林能够吸引以下类群的鸟类——
近人鸟类/庭院鸟类:在长期的与人交互的过程中形成的、与人和人居环境的距离较近的(即安全距离较短)、适应了人居环境的鸟类类群,如喜鹊、麻雀、珠颈斑鸠等;
小生境需求鸟类:其觅食、栖息、繁殖所需要的生境面积较小的鸟类,如灰椋鸟、白鹭、黑翅长脚鹬等。
据此,同时结合风景园林的主要生态系统类型,我们将风景园林能够吸引的鸟类重置为以下类群:
湿地类型——
涉禽:白鹭、黄苇鳽、夜鹭、骨顶鸡、黑水鸡、黑翅长脚鹬、白腰草鹬……
游禽:绿头鸭、斑嘴鸭、鸳鸯、红嘴鸥、(黑天鹅、家鸭……)
林地类型——
攀禽:大斑啄木鸟、灰头绿啄木鸟、星头啄木鸟、普通翠鸟、戴胜、杜鹃类……
陆禽:雉鸡、珠颈斑鸠、山斑鸠、(家鸽……)
鸣禽之杂食类:喜鹊、灰喜鹊、麻雀、八哥、灰椋鸟、白头鹎……
鸣禽之主花蜜类:叶鹎、太阳鸟、啄花鸟、花蜜鸟类……
鸣禽之主籽实类:百灵类、麻雀类、雀类、鹀类……
鸣禽之主肉食类:伯劳类、燕类、鹟类、莺类、鹡鸰类……
(三)风景园林设计与鸟类吸引
风景园林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必要的设计,从而为目标类群创造适宜的生存空间,以期吸引尽可能多的鸟类。
安全距离:保证最小生存面积
遮蔽逃逸:立体绿化,乔灌草藤竹,针阔混交
食物供给:根、芽、花、果、水
休憩场所:水栖、地栖、树栖
营巢场所营巢材料:人工巢箱
尤为重要的植物供给包括五个方面:
1、根
食块根、根状茎类鸟——天鹅、滤食性雁鸭类、素食为主的鹤类等;常见的备选工具种包括但不限于:扁秆藨草(Scirpusplaniculmis)、荆三棱(Scirpusyagara)、野荸荠(Heleocharisplantagineiformis)、野慈姑(Sagittariatrifolia)…
2、芽
食叶芽类鸟类群众多,食物包括各种植物的叶芽、花芽等,不一一列举。
3、花
食花蜜类鸟,包括叶鹎科、啄花鸟科、太阳鸟科,约20余种;常见的备选工具种包括但不限于:刺桐(Erythrinavariegata)、炮仗花(Pyrostegiavenusta)、樱属(Cerasus)、羊蹄甲属(Bauhinia)、唇形科(Labiatae)、爵床科(Acanthaceae)、紫葳科(Bignoniaceae)等……
4、果
食果实和种子类鸟类群众多,以陆禽、鸣禽为主;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嘴,就吃什么样的食物!浆果、浆果状核果、浆果状坚果的果皮、梨果的肥大果托、色彩鲜艳的假种皮等,常见的备选工具种包括但不限于:女贞(Ligustrumlucidum)、楝(Meliaazedarach)、枸骨(Ilexcornuta)、金银忍冬(Loniceramaackii)、南天竹(Nandinadomestica)、柿(Diospyroskaki)、平枝栒子(Cotoneasterhorizontalis)、冬青属(Ilex)、榕属(Ficus)等……
5、水
尤其在结冰的冬季,需要提供活水供鸟类取食和洗浴。冬季活水常能吸引少见稀罕的鸟类,创造鸟类记录的诸多惊喜。
对于鸟类人工巢箱,需要注意的是人工巢箱所能吸引的鸟类种类较为有限,通常是洞穴巢鸟类、或者是对巢的形状无特殊需求的鸟类,如远东山雀、沼泽山雀、黑头鳾、普通鳾、丝光椋鸟、灰椋鸟、白眉姬鹟、鹊鸲、麻雀、鸳鸯、戴胜、红角鸮……为鸟类提供人工巢箱并非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必要动作,但是如能够正确营造和引导,也能收获奇效。
总结
鸟类种类丰富、类群多样、生境需求多元;
鸟类虽多,(城市)风景园林设计所能吸引的种类有限;
人为设计能够显著吸引更多的鸟类:生境多样性→物种多样性。
注:本文大部分图片来源于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