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改变生活
城市因你有梦
▲王中山古筝版《克罗地亚狂想曲》
是不是快要燃起来?!
游戏“节奏大师”中超高难度
并且超过瘾的一首曲目!
此曲旋律激昂高亢
是21世纪新兴名曲
克罗地亚钢琴演奏家马克西姆的代表之作
由作曲家TonciHujic为他量身打造!
▲《克罗地亚狂想曲》马克西姆伦敦演奏会
一开始听到古筝版时
紫薇君是拒绝的
但是!!!
听着听着就单曲循环了一上午......
是哪位老师如此厉害?
王中山
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会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古筝艺术家。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乐系副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社会音乐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民族音乐发展基金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同时担任中国多所大学的客座教授。
在古筝演奏方面,王中山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他的音乐表现细腻、传神,音色柔美而亮丽,善于用情绪化的音乐语言表达理性化的思维。崇尚“筝人合一”、“师法自然”的筝学理念。曾获“国际中国民族器乐独奏大赛”古筝第一名。他举重若轻的弹奏技巧、飘逸洒脱的“王者风范”令人瞩目,被誉为“筝坛圣手”,中国古筝艺术领军人物。
▲王中山古筝演奏《渔舟唱晚》
在古筝技法开拓方面,他有许多新的创意并付诸实践。如在古筝上开拓性地双手内戴义甲进行演奏;创造性地开发和运用了轮指技法;创新了多指摇和左手摇指等演奏技巧,丰富和发展了现代古筝演奏体系。目前,这些新的演奏形式在中国音乐艺术院校的古筝专业中已经得到广泛推广,令古筝面貌焕然一新。
在古筝创作方面,成绩突出,部分作品被列为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等艺术院校古筝专业的教学曲目,以及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等考级机构的高级曲目。他是中国权威的民族器乐大赛如:中国音协主办的“金钟奖”、文化部主办的“文华奖”、中央电视台主办的“CCTV民乐大赛”的常任评委,也是唯一作品获邀作为这些权威赛事规定曲目的古筝艺术家。
在古筝教学方面,成果显著,其学生多人在国内及国际顶级专业比赛中获得大奖。是国内三大民乐大赛获金奖最多的指导教师。培养出的学生已成为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民族乐团、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等国家级艺术院团的教师和演奏家。
作为当代中国古筝艺术的集大成者,在教学之余,他还参加各种大型演出活动,并在数十部有影响的影视剧中配乐。先后出版了《王中山古筝曲集》等书籍和音像制品,发行了《望秦川》等多张个人独奏专辑和数十张教学光盘。曾出访东南亚及欧美各国,大力推广古筝艺术。在国内外先后举办了数百场个人独奏音乐会和学术讲座。作为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和最受欢迎的古筝艺术家,他迄今保持着古筝艺术家有史以来举办独奏音乐会最多的纪录。
王中山古筝独奏音乐会(合作演出)
演出时间:年05月05号
(周六)19:30
演出票价:元/元/元/元
(一套两张)
注:由于该场演出为合作演出,紫薇卡、文化卡不可以使用。
钢琴伴奏:计璐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钢琴专业。曾获中国金钟奖钢琴专业青年组优秀奖。香港国际音乐节钢琴比赛专业组二等奖,韩国大邱世界音乐剧金奖。曾担任三宝音乐剧《碟》乐队键盘手。同时任教于北京现代音乐学院钢琴系,并任北京现代音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艺术院校钢琴专业艺术指导和中国音乐学院声乐、器乐专业钢琴伴奏,兼任北京交响乐团和北京新爱乐乐团常驻乐队钢琴,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武警文工团合唱团钢琴伴奏。巨人教育集团钢琴专业教师。现为自由音乐人,与多位音乐家合作独奏重奏音乐会。音乐会曲目简介:
一、《渔舟唱晚》
《渔舟唱晚》是中国古筝最具影响力的经典名曲。作品意趣高雅,古风浓郁,不但具有庄重淡泊的文人气质,同时具有清新自然的山野之风。曲名取自“初唐四杰”之首王勃的《滕王阁序》:“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之句。乐曲以歌唱性的旋律,生动地表现出夕阳西下,晚霞斑斓,渔歌四起,渔舟晚归的喜悦情景,形象地描绘出一幅“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优美画卷,表现了人们对美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表达了作者期望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美好愿景。
二、《崖山哀》
客家筝曲代表作之一。崖山,地名,今广东新会县南。客家,族群,宋末元初,因避战乱,由中原地区迁居至广东大埔、梅县一带的居民。南宋末期,蒙古铁骑踏破中原,宋廷退至广东崖山。左丞相陆秀夫身负九岁幼帝赵昺自崖山投海自尽,而从死殉国者十万余人。后人寓哀思于乐,创作此曲,以示寄托,原名《哭山》。整首乐曲曲调如泣如诉,哀恻感人,前半部分旋律低沉、节奏缓慢,表达了痛悼与哀怨;后半部分情绪激化,展现出激昂和壮烈。
三、《四段锦》
山东筝曲代表作之一。此曲是赵玉斋先生根据山东琴曲中四首“大板曲”连缀创编而成,音韵铿锵,节奏有力,具有齐鲁淳朴豪爽的风貌特点。首段《清风弄竹》,微风拂过竹林,竹枝轻轻摇曳,竹叶沙沙作响;次段《山鸣谷应》,风儿吹过山谷,发出的回声仿佛在声声应答;三段《小溪流水》,潺潺的溪水穿过鹅卵石,迸发出清响;末段《普天同庆》,人们在一起欢快地庆祝,场面十分热闹。演奏时,右手小关节托劈的运用体现了山东筝曲的技法特点,左手大量的吟揉按滑则表现出山东筝曲独有的风格韵味。
四、《柳青娘(活五)》
此曲是潮州音乐中流传最广而又雅俗共赏的传统乐曲,被称为潮州音乐的“弦诗母”。“柳青娘”原本是我国民间传说中色艺俱佳的女艺人,但已于史无证,后来成为了美貌且艺技超群的女艺人的泛称,全国各地以“柳青娘”为名而曲风迥异的曲牌也广为流传。此曲曲调深沉优美,具有唐代大曲和宋元音乐的遗风。旋律古朴端庄,节奏舒缓,富有层次。“活五调”是潮州音乐中颇具特色的地方音乐调式,曲风深沉幽静,曲调哀怨缠绵,情感真挚细腻。
五、《闹元宵》
河南筝曲代表作之一,原由曹东扶先生于年创作,本次演出采用王中山改编的新版。闹元宵本是中国传统的民俗活动,起源于汉朝。该曲融汇了河南的豫剧、曲剧、越调等地方戏曲素材,曲调活泼谐谑、跌宕起伏,并与独特的古筝演奏技巧结合起来,以鲜明生动的音乐形象,描绘出一幅“袨服华妆着处逢wii,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京都元夕》元好问)的人们欢度元宵佳节的热闹场景。
中场休息
六、《远山》
一份思念,一种惆怅,一段记忆,一个有关陈年旧事的妄想,飘然而至,随风而逝,了无痕迹。犹如远方朦朦的山,天空淡淡的云,风停而聚,风起而散。乐曲以多变的手法,诗意地表达了人们内心深处稍纵即逝的多种复杂情感和感受。该曲继承了中国古典音乐的秀美和内在特质,同时又融入了当代音乐的创作技法和美学追求。作品展现了古筝特有的演奏技术,又有着清新优美的旋律、丰富多变的节奏形态和多种层次的音色,同时也蕴含着深邃的美学思想。
七、《克罗地亚狂想曲》
音乐用明快的节奏描述了饱受战争创伤后克罗地亚灰烬中的残垣断壁,夕阳倒映在血泪和尘埃之中的悲惨的画面,明快的音乐仿佛快速移动的镜头,深刻表达了克罗地亚人民坚强不屈的精神气质和生生不息的民族魂魄。此曲旋律激昂高亢,催人奋进,是二十一世纪新兴名曲。此曲原为现代钢琴曲,改编为筝曲后,在保留原曲风格基础上,与古筝“施弦高急,铮铮然也”的乐器特点相结合,中西交融,别有意味。
八、《梅花调》
此曲根据流传于京津地区的民间曲艺“梅花大鼓”音乐素材,经精心整理、加工而成。梅花大鼓产生于清代中叶,在解放前一直是北京旗人子弟喜演擅唱的曲调。它长于在叙事中抒情,声腔婉转动听,节奏活泼有力。改编而成的筝曲《梅花调》全曲分中板、慢板、快板三部分。中板运用了梅花大鼓的起板过门,旋律优美动人;慢板采用了梅花大鼓的唱腔部分,曲调委婉抒情;快板则使用了梅花大鼓的下三番,节奏活泼激荡。乐曲在保留民间曲艺传统风格的基础上,在筝的音色和弹法上力图有所突破,并赋予乐曲新的色彩和内涵。
九、《望秦川》
乐曲根据陕西同州梆子音乐创作而成,曲名来自唐代诗人李颀的同名诗篇《望秦川》。“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客有归欤叹,凄其霜露浓。”这是诗人将归东川、临离长安时,眺望秦川而作,它以明净的色调、简洁的笔触,描绘出长安一带山川明净而阔朗的景色。乐曲音调悲怆而又深情,表现了浓浓的乡情与亲情,以及对过往旧事的无限哀思。作品有着浓郁的地方音乐特点,板式变化多样,音乐对比强烈,情感真挚而又热烈。
*曲目及次序以演出当晚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