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吉利来说,年无疑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全年销量达到.7万辆,同比增长63%;其在乘用车市场的占有率升至5.06%,同比增长1.75%。吉利在以“领头羊”的身份全线车市领跑的同时,也俨然成为自主品牌“中国质造、品牌向上”的形象担当。
正所谓“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进入年以来,面对风云多变、竞争局面更加复杂的中国汽车市场,吉利依然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在刚刚过去的3月份,单月销量达,辆(含领克品牌销量),同比增长39%;与此同时,年第一季度总销量达,辆,较去年同期增长约39%,已完成全年万辆销量目标的24%,并就此坐稳了中国品牌“一哥”的领跑位置。
在取得如此惊艳的“开门红”的同时,吉利还展现出了轿车与SUV“两条腿走路、两条腿都强健”的产品力“全面开花”——在3月份销量均破万的新帝豪、远景、帝豪GL、博越、帝豪GS、远景SUV、远景X3等7款车型中,就包含了3款轿车和4款SUV。有意思的是,就连笔者在参加一场合资品牌新车上市会的时候,该公司“掌门人”都对吉利汽车的增长势头之猛、车型布局之均衡称羡不已:“吉利(等自主品牌产品)在品质、性价比及高端技术开发方面的长足进步是有目共睹的,如果我们还不能提高重视,是要后悔的……”
其实,这位“掌门人”的话笔者不是第一次听过了,有不少“友商”甚至直言:“就连(年销量突破百万的)吉利都要‘如履薄冰、战战兢兢’,我们有什么理由骄傲自满呢?”
大家或许要问了,近年来名声鹊起的中国品牌也不少,为何合资“友商”们偏偏会把吉利视为最有“威胁”的“对手”或者要努力学习的榜样呢?
产品为王帝豪GL为何让合资品牌都“深刻反省”?“我们抓住了合资品牌价格偏高的弱项获得了成功,同时又在新能源上获得一定增长,从而形成了组合优势。”正如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的那样,近年来中国品牌成功地抓住了市场机遇,在SUV市场实现了产品创新和快速突破,有效地满足了用户消费升级的需求。
另一方面,合资品牌的技术好、底子厚,但是由于在中国市场过得“太舒服”,所以发展速度慢、创新能力不足,应对中国市场的变化也相对迟缓,所以被中国品牌打破“独霸天下”的格局也绝非偶然。
不过,我们需要看到的是,尽管在SUV市场“节节败退”,但是更为重要的轿车市场仍然牢牢把握住合资品牌手中。在过去许多年里,尽管中国品牌轿车也曾“突出重围”,但绝对多数都“折戟沉沙”,唯有吉利的轿车能够固守“Top20”,而在A+级轿车市场中,帝豪GL无疑是该细分市场的“顶梁柱”。
在刚刚过去的3月份,帝豪GL销量达辆,同比增幅更高达51.61%,环比2月增长22.24%;回顾今年一季度,帝豪GL累计销量达37,辆,与去年同比增长42.6%,增长势头令人侧目。
能够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单”,无疑是得到了强大的产品力支撑,但这绝不是单纯的配置堆砌,而是源自对“以用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理念的坚持,其每一代车型都对用户的需求升级进行了精准的定位,通过产品力的全面提升来直击用户痛点。
帝豪GL虽然定位于A+级车,但其mm的车身和mm的轴距已达中级车(B级)标准。ACC自适应巡航、行车记录仪、胎压监测、倒车影像、HHC坡道辅助系统和博世9.1版本ESP系统一应俱全,配置近乎和中高级车相当。年全新推出的1.4T版本,更是搭载了不输于朗逸、速腾、卡罗拉等“老爆款”的“中国心”十佳发动机(全新1.4T涡轮增压发动机),其工信部官方油耗百公里5.9L,百公里实际油耗不到7L,足见目前吉利开发的实力。
在与合资竞品的竞争中,帝豪GL做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在不断迭代中快速补强自己的实力,在动力总成匹配、悬架、转向的调校等软实力方面也有了同样出色的表现,而这些都是帝豪GL持续向上冲击合资轿车市场的“制胜法宝”。
更让合资品牌感到“害怕”的是,无论是SUV、轿车还是新能源汽车等产品布局,吉利都显得有条不紊,不着重于强调某一款车型,而是在各个领域精耕细作、并且在各自细分市场上都取得了同样骄人的成绩,简而言之就是“把每一块好钢都用在了刀刃上”。
在帝豪GL这颗“星星之火”越烧越旺的鼓舞下,曾经“全无信心”的中国品牌轿车也看到了回归舞台中心的希望,一场由吉利引领的自主品牌轿车逆袭突围战已经稳步打响。
品牌制胜吉利强势崛起背后底气更足?有趣的是,在吉利从强手如林的汽车市场中脱颖而出、领跑中国品牌的过程中,出色的设计研发能力、靠谱的品质实力和突飞猛进的销量还不是最吸引眼球的话题,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其实是吉利出色的全球战略布局,以及背后反映出来的品牌力的快速提升。
先让我们来看看近年来吉利是如何一步步成为一跃成为全球汽车业令人瞩目的“头号玩家”的:
年,吉利以15亿美元收购了沃尔沃的乘用车业务,得益于收购沃尔沃品牌之后的技术共享,近年来吉利新车型的品牌、品质所取得的大幅提升已是有目共睹,特别是去年源自于吉利-沃尔沃共同研发CMA架构平台新品牌领克横空出世,成功助力吉利汽车进军20万元以上市场……
年6月,吉利收购宝腾汽车49.9%的股份,以及豪华跑车品牌路特斯51%的股份……
年12月,吉利收购欧洲基金公司持有沃尔沃股份,吉利拥有了沃尔沃集团8.2%的股权,且拥有15.6%的投票权,为第一大持股股东……
年新年伊始,吉利集团斥资90亿美元在二级市场购买奔驰母公司戴姆勒9.69%的股份,成为戴姆勒第一股东……
回到国内,首届吉利汽车生态伙伴大会不久前在三亚举行。本次会议中吉利正式发布了客智能生态系统,标志着吉利已拥有成熟的车联网技术。
从精细化的国内布局,再到大范围的海外收购,吉利以令人惊叹的速度,布局着“共生、共荣、多赢”的“全球价值链协同共享体系”,朝着提供智能出行服务解决方案的全球创新科技公司快速转变,也展现出一家致力于成为提供智能出行服务解决方案的全球创新科技公司的汽车集团的深谋远虑。
在带来一款又一款颠覆消费者对自主品牌过往偏见的产品之后,消费者的选择是最好的“投票”——在不久前刚刚的吉利集团年财报中显示,吉利的净利润较年增长了%。受产品组合改善(即高价位的车型占比上升)带动,年内其平均出厂销售价格(平均售价)继续增加。而由于年内整体销量增加、平均售价提高及毛利率有所改善,集团的净溢利总额由年的51.7亿元增加%至.4亿元。
然而,吉利汽车并没有停住前进的脚步。今年是吉利从高速度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因此吉利将以技术引领品牌,以创新驱动发展,实现从制造向创造转变。据了解,吉利今年除了要加强渠道布局、实现形象到服务的全面提升之外,还会向“四五线”市场进一步下沉,并且开展更深层次的精耕细作。
宋军告诉《买车大师》,随着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消费者的观念也越来越成熟和理性,不会再满足于“低质低价”的初级产品:“吉利的产品结构很健康,覆盖了各个层面的消费者需求,对于那些(相对)低消费人群,我们同样提供性价比超高的产品,并通过服务让用户接受吉利的精品车理念。同时,我们会通过多样的互动,让用户在体验当中,感受吉利造车的诚意和实力。”
-END-
Ileavenotraceofwingsintheair,
butIamgladIhavehadmyflight.
晴空没有羽翼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