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看到“ESG”,我和很多朋友一样也是不明所以,直到看到它的英文全称“Environment,SocialandGovernance”,就很好理解了。ESG指的是从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三个维度,评估企业经营的可持续性与对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
其实国外很多大公司已经有多年系统且成熟的ESG评价体系执行经验,但我们在国内鲜有听到。作为中国汽车企业的领军者之一,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汽车”)率先做出表率,于4月21日发布了年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披露了以年为基准年,吉利汽车年单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下降了8.1%,新能源销量同比提升%,9个整车基地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兆瓦等低碳减排成果,并且承诺到年单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减少25%以上,到年实现碳中和。
或许有人会觉得,ESG体现的更多是企业对于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担当,和普通用户的关系不大。其实不然,虽然ESG的很多评价维度更多体现宏观的数据,但每一项都会实实在在影响到每一名用户的切身利益。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吉利践行ESG背后的用户价值思考和体现。
以ESG理念贯穿用户用车的全生命周期
一辆汽车,从生产制造到销售使用,整个生命周期都伴随着环保的议题。过去很多人提到新能源车,都会说使用或许环保,但是生产制造同样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只有真正全生命周期的环保,才是我们发展推广新能源汽车的终极目标。
作为一家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民族企业,吉利汽车将低碳环保的理念融入到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之中,制定了从供应端到制造端、使用端的全方位降碳路径,实现了真正全面且高效的降碳减排。年,吉利汽车单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为35.2tCO?e,分别较年和年下降8.1%和5.6%。
在供应端,吉利汽车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的供应链体系,在年开发了13种低碳材料,并计划在未来的25款车型中使用低碳循环材料。通过循环材料和动力电池减排,吉利汽车已实现单车碳排放降低0.38吨。30%的一级供应商使用可再生电力,其中10%的一级核心供应商已实现%可再生电力使用。
在制造端,吉利汽车9个整车基地在年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其中,西安工厂成为国内整车行业的首个零碳工厂,并入选APEC工商领导人论坛“可持续中国产业发展行动”年度产业案例。光伏发电装机容量提升%,达兆瓦,整车基地电力使用的可再生电力占比达36%。全年整车基地单车能耗及整车基地温室气体总排放较年分别降低12.1%和24.8%。
或许供应端和制造端对用户切身利益的影响并不直接和明显,但正所谓“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每一座吉利汽车工厂、每一个吉利汽车供应商在环保上的每一份努力,都将惠及当地的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最终也会惠及我们每个人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来到使用端,吉利汽车践行ESG对用户切身价值的受益则更为明显。近年来,吉利汽车持续提升旗下新能源车型比例,开发高效动力系统。年,吉利星越L、领克09、第四代帝豪均获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称号,博越L、极氪获中国生态汽车(C-ECAP)白金牌认证。同时,吉利汽车还持续开展超低排放技术研发工作,新一代“雷神电混”热效率达44.26%,百公里亏电油耗仅5.23升;并推出第四代帝豪醇电混动车型,配备1.8升醇电混动发动机和混动电驱变速器,醇耗降幅超40%,百公里醇耗9.2升。
一方面是吉利汽车不断勇攀新能源节能高效的技术高峰,另一方面随着用户群体的年轻化,环保理念也越来越普及,用户主动选择新能源车的比重在过去两年大幅增加,吉利汽车和用户之间正在完成一次共为环保的双向奔赴。纵观年全年,吉利汽车新能源车型销量占比达23%,实现了单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比的基准年减少8%,使用端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多万吨,相当于两年内种植了将近万棵树,差不多等于再造了三分之一个大兴安岭。
在践行ESG的过程中,吉利汽车不仅从使用端鼓励用户主动选择环保车型,更是从满足用户需求的目标出发,畅通用户沟通渠道,积极倾听用户声音。吉利汽车不仅通过线上、线下各种途径积极主动与用户沟通,还会通过调研等方式及时准确全面了解用户的想法,从用户切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