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汇总国产家轿B级车发展简要野史,

本篇是前六篇的全集汇总,有所修正,留作翻阅之用。一文通读,无需逐篇翻阅。全文超1.8万字,重点提及了十六款车,阅读时间较长。

正文:

当舆论都变成了一盘生意的时候,基于历史的真实评价就变得不受待见了。经过厂商不断充值粉饰,留在群众印象中的认知,就剩下了厂商的宣传词。厂商之间也互相达成了默契,都不愿意去点破。作为以厂商赞助资金为生存来源的各家媒体,更不存在说破的动力。唯有二手车节目中还可以寻找一些端倪。

此文为了忘却的纪念。为国产品牌汽车为什么卖不过合资车的各种无病呻吟言论泼点冷水,醒醒脑。

重申一点:某些媒体的愚论只为厂商服务,而我的娱论只为广大群众茶余饭后消遣服务。文大部分资料源自网络和非正式渠道,车型评价基于本人驾控经历以及车主交流。纯个人观点,爱信不信,各人自由。

那么我们就从第一辆归为B级车家轿开始,估计能想起它的也没几个了。

自主研发不等于自己研发

华晨系列

年6月,华晨方面出资万美元,请意大利汽车设计大师久加诺主持设计中华汽车,并委托英国汽车工业研究协会的米拉公司对整车进行验收。至于重要的总成和配套件,华晨又投资1亿美元委托国际著名汽车零部件公司开发。年12月在沈阳下线,年8月正式投放市场。由于红旗轿车一直没有大张旗鼓面向家用市场,中华汽车可以认为是首个开启了国产品牌中高级轿车进军家用市场的序幕的轿车。年完成外形大改款,改称中华尊驰,其后年3月同平台的骏捷上市,骏捷才真正做成了爆款,进入B级车销量榜前十,并于年卖出8万,最高达成月销量破万。年高配开始搭载德国FEV公司联合开发的1.8T发动机,这款发动机乘骏捷热卖之势趁热打铁,年有报道称华晨和南昌航空大学合作,计划搭载于国产某型号无人遥控飞机上面。只是我们没再见到任何下文。

尊驰和骏捷都基于三菱八代戈蓝底盘,三菱4G系列发动机、三菱变速箱。引用某杂志一句话:“华晨告诉我们,自主研发不等于自己研发”。然而放在那个时代,整体机械水平横向和帕萨特、佳美相比并不低。前悬挂是双叉臂,后悬挂是上环形叉臂的多连杆,如果不论材质而单纯从结构上,此底盘可以位列国产品牌B级车最强。发动机变速箱也与当时的大众属于同等技术层次。更优美便宜的骏捷在销量高涨的同时,也分流了尊驰的销量,尊驰逐渐停产。而骏捷在达到年的高峰之后,次年就急转直下,最终靠降价,甚至安装1.6发动机强行进入低端市场续命。华晨不去保持该级别的操守、依靠提升技术、质量水平和用料,反而只知道下降标准去和低级车市场找生路,才是真正不思进取的典型。

骏捷直至停产,总销量超过了20万。在国产B级车历史销量上排名第二。由于企业内部经营内乱,营销失败产品质量口碑欠佳,华晨从此再无B级车。并且它不幸在巅峰时期,那套三菱4G发动机+4AT,开始落后时代了。

虽然底盘来自戈蓝,但开起来和戈蓝还是有区别的,凭借结构优秀的悬挂结构和低重心设计,驾控功力还是相当不错的。至于品控问题,能胆敢号称“国产三大破——奇瑞中华帕萨特”的,没几斤几两还配不上这个称号,这方面,作为先行者,也是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立起了一面旗帜,后来再没升上去

奔腾

年8月8日上市的奔腾并不是一个品牌,只是一款车。和骏捷上市差了还不到半年,和骏捷价位同档。头两年全系标配5AT自动变速箱,采用MZR2.0和2.3发动机,售价14.18~20.88万。项目名称为红旗C,设计方案针对的是公务采购市场,然而当其时公务采购对国产车兴致不大,反而在民用市场开花。起初还在一两千的销量静静地蛰伏。年在骏捷之后后也推出6MT变速箱版本,低配价格12.98万。销量立即加速至翻倍,年将骏捷的地位取而代之,接替了国产品牌B级车销量第一位。

作为地方国企的华晨不论经济还是技术实力,都无法和作为央企的一汽同日而语。(但是先搞清楚一件事,一汽与生俱来的主业是解放卡车,并不是以生产轿车为任务。红旗是承接的ZZ任务而不是利润来源。不论一汽大众,还是一汽马自达,都是外方主动合作,一汽丰田是通过收购天津汽车得到的)奔腾上市主打的是安全,车顶近6吨静压展示成为了一些后来者效仿的对象。震惊市场的现场km/h真人侧翻试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竖立了声威和形象。直至8年后和14年后,有两品牌居然胆敢用不高于50km/h的无人侧翻也出来制造愚论自称第一了(此是后话,暂不细表,只要留意,揭遮羞布的机会一大把)。

话说当年马自达不满足于和海南汽车的合资,主动寻求一汽集团的合作。作为代价,马自达拿出了福特CD3全球中型车平台全套技术,并且全程参与到新车的开发,基于马自达6的奔腾从此诞生。即使如此,马自达得到的也只是一个合资销售公司和一汽轿车为其产品代工服务。和华晨花钱投资全球整合不同,奔腾是诞生于附加条件的产品,技术整合已经由福特体系(福特马自达沃尔沃......)代为完成。奔腾出生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凭借一汽集团和利用马自达的全球采购体系,和外国品牌产品真正共线生产,而且高达58%(厂家数据)的互换通用件,奔腾的质量素质起点是其他国产B级车难以达到的。由于当时国内配套厂商刚起步不久,达不到订立的标准,一部分配件需要进行进口采购,譬如澳大利亚的电动外后视镜、匈牙利的卤素灯泡。并且随着马6配件的国产化成熟,市场上大量的通用件不仅降低了成本还降低故障率,真正为车主带来了品质和实惠,这都是养护阶段的真实体现。

由于一汽集团内部管理的关系,奔腾从含糊的红旗旗下车型独立成为正式脱离红旗系列的品牌,改称奔腾B70。第一代奔腾B70至停产为止,总共卖出超过26万辆,并且有部分对公销量未纳入统计,位列历史B级车总销量第一。质量稳定性和耐用性口碑竖立了一个国产同级不可逾越的真正标杆。由于品质坚挺,自06年上市至今已经14年,仍有很多一手车保有在第一任车主手上。采用马自达MZR系列发动机、5AT和6MT变速箱带来了同年代优秀的油耗表现。双横臂+E型多连杆的高规格底盘配马自达协助调校也带来了一流的操控。并且相对马自达6隔音更好,底盘稳定性更高。

年达到销量高峰,最高位置进到国内B级车月销量榜第七。老奔腾在头三年创下的优秀口碑为奔腾开创了品牌,支撑起了整个品牌的形象,然而也从此开始了作死的表现。年以把已经树立了优质形象的“1”字标换为一汽集团标为标志,一系列事件包括盲目外观小改款、国产空调、国产涨紧轮、锦湖鼓包轮胎等将其销量腰斩至半死不活。即使换装爱信6AT并且增加配置也于事无补。

高起高落,被价格干倒

荣威

于年12月发布,3月交车。

通过收购MG和罗孚,上汽拿到了罗孚75的技术图纸,从而诞生了荣威。基本保留了罗孚75风格。其前身罗孚75作为行政级轿车,机械部分也很出色——源自宝马的E39系列(BMW5系列)底盘,将后驱平台改造为前驱结构,前下摆臂采用的是轻质锻铝件。是国产首个使用铝制悬挂件的B级轿车(这点先记着,后续的车还要提到)。算得上罗孚75的一个成功改款。当然这个成功主要是外形设计。

作为将行政级(高级/C级)定位到中高级(B级)在市场上降维打击的车型,起步就是2.5V6发动机,高达23万多起步的价格超越了一干主流合资B级车,让它基本排除在了家轿门外。直到款推出1.8T版本,18万起步的价格才算一只脚踏入了家轿行列,达到了月几百销量。不过那时对国产车嫌贵嫌弃的还不多。毕竟严格来说,这几个产品和同时代的一部分外国品牌B级车也没拉开很大差距。

荣威保留了欧洲式的硬朗作风,底盘结构和作风遗留了当年纳入宝马旗下的技术遗产基因。也具备同级车之中不错的操控能力。设定比国内很多号称操控好的同级合资车更为强健。由于基于更高级车型下沉,内装用料可谓同级上乘标准。

荣威/MG7的底子在诞生时代非常好。可惜上汽除此之外再无开发动作。白白浪费这套平台技术。虽然东西还不错,但是基于宝马5的E39(款-款)车型的技术毕竟也越过了一个代差。发动机油耗和变速箱传动效率欠佳,配件质量控制也不特别好。随后买下罗孚生产线的南京汽车(被上汽收购)也推出MG7,基本保持了原汁原味的复活,但是销量并没有活起来。荣威/MG7毕竟也刷了个存在感,虽然一直熬着,熬到了年停产,没兴旺就结束了。

上篇说了“不思进取”的国企之后,按时间顺序刚好轮到江湖人称的自主希望和国产骄傲了。一再声明:本文说的都是肥猪流,如觉得和诸君认知不符,过于辣眼睛则请高抬贵手关闭网页。本文不作为参考资料,不代表官方言论。请重点留意本人网名“扯评”二字。便宜则可亲,提价变路人。BYDF8年,比亚迪的首辆中型车F6上市。售价8.98~15.98万元。国产中型车首个低于10万起步。发动机还是万能国产奶妈三菱,配5速手动和4速自动。光这套动力总成就知道卖不上价。当然了,只要厂家不大力宣扬,普通人也无从知晓。有说法是依靠雅阁的副厂件组装,有说法是王老板从广汽买下了七代雅阁的废旧模具。反正都不重要了,车体、悬挂和雅阁的关系,只需看一眼,谁都看得出来,连轮毂都是雅阁的15寸五幅轮毂,毫无遮掩。反正便宜又大件,就是小国产企业的生存之道。能买到10万的B级车,除了F6之外就只有空白。趁着F3在全国热卖的声势,一下子也成了爆款,大约09年达到高峰的时候居然有几个月销量破万。因为09年推出了一个低于8万的财富版,用威驰飞度的价就能享受到雅阁的空间,确实容易让人心动。但是后来还有人揭开了销量造假的话题。看客们普遍觉得路上的F6并不多,就算见到了,基本也是手动档,远没有奔腾和骏捷的出现率高。销量问题我也没有能力考究。直至停产为止,曾在选车网查到的统计是销量破了十万,位列国产B级车历史总销量第三,直至大约两年前被另一个车企取代。然而首先要取代它的并不是人家,而是自家人——BYDG6。售价7.98万-9.98万元,从2.0到1.5T全系手动。因为F6基本卖的都是低配手动,干脆2.4和4AT也不搞了,懒得做变速箱程序匹配,还能省开发费。这回造型风格瞄上了凯美瑞,车身和底盘仍然还是七代雅阁,不过轮毂嘛,就升级成了八代雅阁。市场就这么大,反正都是这个价,买新不买旧。F6就先歇为敬了,直接停产。反正改款换个造型就是新车。10万不到大车随便选,便宜就是杀伤力。按搜狐的销量统计,巅峰月销量卖出了5千多一点。很快跌倒至两千。年改款又来了。BYD思锐,全系1.5T一种动力,配手动变速箱与双离合。10.39万-15.09万。乘着大众DSG的东风想热一把,结果乘上的是DSG风暴,舆论对DSG声讨的惊涛骇浪横扫全国,BYD的双离合思锐鸡飞蛋打了。大众DSG臭名远扬,现在都不敢再叫这个名字。配置是BYD一贯的强项,还有强大的仪表彩色大屏幕、全息倒车影像!人称华强北高科技!底盘和车身仍然是永恒不变的七代雅阁,轮毂这回不照抄了。然而配置比天高,命比纸薄,明显消费者觉得一切都好,就是接受不了价格,嫌贵。如未记错,在选车网的销量排行统计中,F6+G6+思锐总销量加起来才还没排到历史总销量第二。王老板不玩了,退出B级车市场。虽然F6属于典型仿制车,然而款雷诺纬度却撞了F6的脸。搞到我在省城第一次见到实车的时候不禁惊讶,洋F6,居然有人买,不怕被人认错吗!?炸一个响炮,缺少了后文。瑞麒G5年国产B级车又发生了一件大事件。12月23日,奇瑞品牌首款中高端车型瑞麒G5正式上市。售价14.28-17.98万元。瑞麒(RIICH)。好一个瑞麒(RICH)!名字非常满足通俗文化。全系标配2.0T发动机,在国产B级车里面率先赶上了2.0T暴力横扫自吸车型的涡轮时代。在年10月14日,拆掉空调、内饰、座椅、加装防滚架、更换18寸轮毂和刹车系统而且未公布发动机舱改装情况的G5赛车在纽格柏林刷到了8分56秒81的圈速。水军散播愚论偷换概念把这个作为量产车的成绩大肆宣扬。搞得好像买了G5就能在纽格柏林跑到9分内,追赶GTI和福克斯ST了。瑞麒G5采用前双横臂+四连杆后悬挂,前叉臂和后羊角采用铝制材质。号称国产最强底盘,首个采用铝材质的高级悬挂(前文说了,首个在悬挂件上使用铝合金材质的实际是荣威)。传说和阿尔法有一定渊源(未能考证)。发动机采用AVL公司开发的2.0T电喷发动机,从现代集团采购的5AT(三菱),然而匹配上有一个不合理的地方,就是全车落地1.64吨重。狂热的粉丝跑到各个论坛去秀肌肉,恨不得代表中国汽车的顶尖实力,打败外国列强。然而产品热卖,营销只是一个方面,针对市场的产品力是另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G5在市场适应力上做得非常不好。首先空间不合理,即使轴距,横向和纵向内部空间只达到了较大的A级车、较小的B级车水平,整体造型设计粗糙简陋缺乏美感,内装配色沉闷。人机工学欠佳,车身窄和坐姿过高不符合定位运动型车定位。悬挂结构虽然满足双横臂+多连杆的高档次设置,但是结构缺乏优化,副车架高度较大,升高了重心,配上60厚度的16寸轮胎舒适有余运动不足,并且车重过大超过了1.6吨,轮胎才宽度,搭配欠佳。并且在实际驾驶中,无论换档手感、底盘摆动幅度、转向手感都一般化。不论运动还是舒适,G5都没有达到足够的高度,发动机实力也一般。当年在水军的浸泡下,在论坛简直说不得G5不好,现在不妨回顾性评价。论国产这个价位的操控,在售期间和国产同级车对比中,是排不上什么号的。名车志的测试弹射起步是9.98秒。刹车测试平均数达到了46.38米,绕桩才56.3公里/小时。这样的数据是拿不出手的,同时代比它快的按成绩高低依次是:年1.8T手动MG6(8.8秒)、年1.8T手动中华酷宝(9.3秒)、年2.3自动奔腾(9.4秒)。如果不是为了还原历史的话,刹车和绕桩成绩实在不忍揭发,的窄胎和1.64吨车重的客观物理条件已经注定了一切。不合理的成本控制和机械匹配让车辆在性能表现上彻底失败。巅峰销量也才辆,还不破千。很快就跌到百位数和十位数。粉丝口口相吹在实验室里面已经发展了N代并且即将搭载的2.0TDCI直喷发动神机却依然停留在新闻文字上,直到瑞麒品牌消失也始终没有出现(被愚论称之为自主技术第一的奇瑞,直至十余年后的年,其他国产品牌直喷2.0T已经满街跑,委托AVL的2.0T直喷始终上不了自家车型)。后期反而换成2.0自吸发动机靠低价销售,搞了一个km/h撞小巴的碰撞测试加强营销,也改变不了什么了。归结起来十二字:过度营销,才不配位,种下苦果。年8月1日,一桶药的A6L,G5同平台的B+级车型瑞麒G6上市,搭载2.0TCI(仍然没有TDCI)发动机,共推出三款5速手自一体自动挡车型,售价区间18.98-25.98万元。由于没有过度营销作恶,增加了成本投入,反而显得各方面稳稳当当,有一定驾控功力,不失为一辆称职的B+小老板车。月出货量最多的时候还不到,多数时候也只能卖个位数。顺带说一下奇瑞还有一辆B级车,年的东方之子。仿制的是大宇Magnus,也就是景程。年4月收购了大宇汽车42.1%的股份之后,通用汽车很快便将大宇的数款车型纳入雪佛兰品牌,其中之一便是这款原型为Magnus的新车,在欧洲市场叫做Evanda,在加拿大与美国则被称为Epica,而此次在中国,上海通用在烟台东岳基地推出的第一款雪佛兰新车即为大宇Magnus的北美版本Epica,来到中国后它有了一个中文名字——景程。对于存在全套外包技术开发的瑞麒G系来说,仿制的东方之子在诸多强者面前就没必要说道了。略过。花开未定春,枯树接新芽传祺年亚运会,依靠合资生产雅阁和凯美瑞而成名的南方巨头广汽也没闲着。趁着亚运的势头,推出首款国产品牌车型——传祺。研发新车的进度永远比外界想象的慢,还是没赶上亚运期间正式开卖。可惜了一次引人注目大好机会。然而上天并没有把成名的机会错失给广汽,传祺的亚运服务车在亚运期间上演了断轴大事件,一举天下知,不幸成为擦不掉终生污点。年12月20日,广汽集团宣布旗下全新中型车传祺正式上市,此次上市的新车共有6款车型,售价12.28-18.98万元。传祺的诞生背景是ZF对自主品牌扶持政策,从征税、补贴、采购、租赁多方面进行鼓励。引进消化加上外包开发是正常的技术发展程序,但是那个年代被愚论大肆污蔑为“拿来主义”。然而现在打着技术引进旗号堂而皇之重走此道的某国产企业在愚论上又叫做什么呢?对了,叫——优秀国产品牌。传祺引进的对象是阿尔法罗密欧。以朱丽叶为代表,现在大家基本上了解了意大利车的不靠谱,然而当时群众不知道,没有渠道了解。于是营销上冠名“欧洲豪车血统”大肆宣扬。实际情况嘛,好的、拿得到的,人家都拿了,譬如福特CD3、奔驰E、宝马5(E39)、戈蓝......剩下的,难道能在前面挑的都没后面的精吗?和宝沃不一样,宝沃完全没有可用的东西,的故纸堆里,挑几张将就还能用。原先90年代设计并且未经过E-NCAP考验的车身框架需要加强,发动机本体上需要重新开发改善油耗和动力,陈旧的4AT已经不能再用,还有一个底盘待改,但材质设计上起码还有优点保留。拉了广州本田的技术人员,按雅阁的工艺造出来了这么一辆车。所以我们能见到欧洲血统却安装了车门水管粱和保鲜膜这种典型日系的廉价东西。前悬挂断轴、副车架断裂的现象被曝光,带来了厂家是否仓促上阵的研发和生产没有消化完原车的东西的质疑。营销部门打死不承认原车设计不当导致异响和松动的前上叉偏置三角臂,后来也被替换成环形上叉臂打脸。凭借的名号,宣传上也往操控上靠,“欧洲豪车血统”+“没有弯道的世界”,广汽意图将传祺打造成充满竞争力的车型。但是妖邪的外形和孱弱的实力无法支撑崇高的信念。加上当地ZF的大力采购支持,只有一个月出货量才超过了0,出货量超的数起来只有三个月。直至停产卖出辆。GA5动力孱弱,第一年全系动力只有2.0发动机一个,易车和汽车之家测试2.0手动档加速成绩约11秒,易车的制动平均成绩为44.72米。次年增加1.8L发动机,腾讯测1.8AT跑了15秒,再后期出1.8TAT,太平洋汽车测试跑出11.3秒。转向模糊飘忽,悬挂绵软,变速箱表现平庸。操控搭配完全是上一个时代的产品。凭借重心低和底盘铝合金配件带来的相应优势,整体机械水平和瑞麒G5也算打个半斤八两。传祺和瑞麒G5对比,有一个特征,消费者要的并不是以自主研发为荣,对自主技术口号很支持,荷包很诚实,要的可都是洋车。GA5不成功,换名再战,GA6,轴距从变成,提升了1cm。关于传祺系列以后再谈。本篇的三辆车,愚见认为:机械自身水平和搭配水平上都达不到上篇那三辆一个层次。本文的出发点并不是为了唱衰国产车,而是要明白,造一辆好的汽车并不像某些人想象那样容易。我们的国产车企都吃了很多的苦。未必最好,敢于最贵。荣威年4月11日,荣威上市提供2.0、2.4、3.0三款发动机共5个配置。报价16.68~31.99万。打了个酱油。上汽并没有心熄。基于E39吸收消化出新车太慢,太耗费成本。精明的上海汽车打上了通用的主意。年通用汽车推出EpsilonII中型车平台,支持AWD系统。量产了君威君越,并打算将萨博9-5换代放在该平台上。相比起以90年代开发平台为基础的,整体先进性不言而喻。上汽打造新车确实也没必要从20年前重新开始了。凭借君越在市场上的大获成功,复制奔腾同平台配套通用件的成功模式是商家的期待。然而现实残酷,即使荣威有这样月销曾经过万的明星车型,仍然被唾弃了。即便是年搭载1.8T符合双十八采购政策,替换掉这代油耗大动力弱的通用自吸发动,并且配上来自通用的2.0T直喷发动机和双离合变速箱。荣威的销量仅有两个月过千。再次打了个酱油。差4mm就5米的成为到目前为止,成为车身最长也是最贵的B级国产品牌车。如此销量在历史上没留下多大痕迹,却因为它也是引进跨国品牌在产车型技术的代表之一,不得不留个印记。国产品牌首个换代B级车。奔腾B90年8月22日,一汽奔腾旗舰车型奔腾B90正式上市,新车在动力上共有2.0L和2.3L两种可选,而根据配置差异共推出了七款车型,全系售价区间为13.98万-19.98万元。B90是第一代B70的嫡系换代产品,也承接了B70的价格区间。年睿翼国产化后,一汽轿车立即着手基于马自达对福特CD3平台自改的CD3-2平台开始开发,加长了轴距,造型仍然交给乔治亚罗的IDG公司设计。B90定位于睿翼的商务版,马自达和一汽轿车公司(一汽集团其他技术部门并未参与)共同参与了定型和调校工作,将马自达因为定位问题未在睿翼上实现的部分思路兑现成了现实,也负责为马自达前进路线(含马自达9项目)进行部分蹚水试验,不管成功失败,马自达也从中会得益。上市第一年的产品配2.0和2.3国产CA4GC发动机。搭配G6M六速手动变速箱和二代爱信F21六速自动变速箱。底盘为双横臂前悬挂+后E型多连杆。动力系统已经在年下半年开始的B70上搭载验证。福建省ZF和军队因为第一代B70的口碑,率先批量购买支持,军版B90在尾箱上原厂配红旗字标。然而主流B级车市场此时已经开始在大众的带领下,在通用和福特的跟随中高举涡轮前进,在媒体测评中斗法加速性能展现自己。老实立足实用的自吸并不能带来吸引力。B级车已经进入了另一个时代,同时国内已经开始展开SUV潮流。加上B90缺乏豪华观感的内饰、刚猛的底盘、普通化的噪音处理水平都成为了销量上升的阻碍。只有四个月销量破千,剩下多是数百的量。受双十八采购政策影响,次年配套1.8T和2.0T发动机。同时代发动机技术层次不算低,低惯量小涡轮、可变进气歧管,唯缺直喷。2.0T的输出被采购的爱信F21变速箱扭矩捏了脖子。最糟糕的是内部管理斗争激烈,配件采购来源混乱,品质比第一代B70下降,外周配件无规律的散发小毛病砸了口碑。更可怕的是营销废弛,派驻北京的营销部门除了领工资,没发生过存在感。该做的不做,不该做的乱作。在车主的口碑里,营销部门被称奔腾的第六纵队。直到就快停产,才拿到了1.8T版本试驾。那种动力回馈、转向、底盘浑然一体的刚猛操控感,只有熟悉它的人才能真正了解。不管在集团内部专业评价还是车主口碑之中,真正体现到国产顶尖设计和顶尖操控实力的B90,很快就湮灭了。远看凯美瑞,近看像雅阁。长安睿骋年4月16日,长安汽车旗下全新中型车睿骋正式上市,新车共有两种动力共7款车型供消费者选择,售价区间为10.98-20.08万元。长安吸取的前辈们艰苦研发的教训,干脆走短平快路线,引进技术来费事费钱,有什么风吹草动就捞不回,不如把风险降到最低,直接和私企一起开皮尺。上市宣传就很重点地让媒体强调:“没有明显模仿痕迹的造型设计”。反正远看前面来了一辆凯美瑞,走近了发现眼花,中网不是雅阁嘛?前麦弗逊,后悬挂是筷子双连杆。结果还用问吗?就是凯美瑞的长安版,挂倒讴歌标。发动机采用2.0自吸和电喷1.8T涡轮机,该机由德国FEV设计、长安制造。搭载爱信二代6AT,未配S档。大力开动宣传机器,销量也没比B90和传祺好多少。本来就是照凯美瑞画猫,于是凯美瑞在B级车里面典型拙劣的动态驾驶控制水平也没比睿骋低。皮尺车的倒掉,绝对不是一件悲剧,是对一窝蜂仓猝出新车的一记警钟。此绅宝非彼萨博绅宝D70年5月11日,北京汽车旗下全新中型车绅宝正式上市,此次上市的绅宝共有三种排量发动机共八款车型,售价区间为13.98万-21.58万。先说说背景。北汽并没有像南京汽车一样收购MG品牌一样收购萨博品牌。绅宝不是萨博,只不过绅宝是萨博在香港的音译名字。-年,经过半年的谈判,北汽从萨博手中买到了年前的旧萨博9-5和9-3所属平台及部分发动机、变速箱技术图纸、模具,还有供应商开发管理体系、整车制造体系、整车质量管理体系以及购买平台的技术运用支持。旧萨博9-3年基于通用Epsilon平台开发。年萨博9-5则是基于通用的EpsilonGME的EpsilonII平台开发,也就是和君威、君越以及荣威同平台。然而和上汽不同,北汽拿到的是上代技术,上代萨博9-5是GM平台,出于年。通用由于担心中国品牌利用自己技术造出自己的竞品,在北汽收购萨博上代资料之后,关闭了萨博的中国业务。由于是上代技术的缘故,最初的萨博B2.0T发动机最大功率只有kW(PS)、B.3T最大功率只有kW(PS)。款萨博9-5的搭载kW版2.3T百公里加速也只有8.5s。变速箱是爱信5AT,悬挂结构是的前麦弗逊加后三连杆(比较古老)。原版萨博9-5的轴距为mm,D70加长到了mm。采用最大功率为kW(匹)的2.3T发动机以及最大功率为kW(匹)的2.0T发动机。理论上能代替当时中庸的国产车动力与合资一战。北汽也请来了萨博的御用表演车手团队搞起了陆地飞行秀。然而草率而粗糙的外观设计,加上缺乏媒体积极配合的营销,并且萨博本来就缺乏优良的耐用性口碑,绅宝D70Gameover了。直到停产,我都没找到车可供试驾。此时这个年代,似乎是市场对国产B级新车的最不友好时期。经过一番市场经济铁拳的无情打击,能够折腾下去的只剩下几个有实力(通常都是技术或资金二占一)推动的车企了。除了华晨和一汽轿车,真未有哪个尝过成功的滋味。譬如江淮宾悦,年上市,据称是江淮和华晨合作使用骏捷的技术。此车路上见得到的机会很少。重担难挑,未能继承奔腾B70(第二代)头铁第一位当属一汽轿车。一汽轿车的便利条件异乎寻常。本来就负责代工马自达的高端车型,一直和马自达有技术上来往,还因为合同的特殊原因掌握马自达在其生产线投产的车型技术图纸。这是其他厂商难以比拟的技术条件。年流出了二代B70路试的谍照。也流出了生产线上的二代70无码照片,流出照片那位激动的实习生立即被公司开除。经过外观小调整,二代B70终于在年5月8日上市,售价9.98万-14.98万元。发动机高低搭配,2.0自吸和1.8T两个版本。外观设计仍然是老合作伙伴意大利IDG公司操刀。采用睿翼轿跑车身框架和悬挂系统,取消了掀背。CA4GC12.0发动机源自马自达MZR系列发动机技术,和马自达LF发动机不能完全通用,采用重新设计的CANBUS总线,采用博世行车电脑和电控程序,配备F21爱信二代变速箱,TCU包含13种驾驶模式,高配使用CA4GC第一代1.8TET3发动机。转向机继续采用令驾驶者更有参与感的机械液压助力,从睿翼的16寸轮毂升级成17寸。配色如果选用极夜黑流星灰最为端正上档次,然而卖得最多的却是年轻人的白色。价格比第一代直降三万,论坛上一片叫好,并且理所当然地期待着会带着第一代B70口碑佳作卷土重来造福消费者。一汽轿车的车型上市节目总有新意,二代B70用一段双车天门山追逐漂移下山的短片展现操控实力。展示出了厂家对产品操控能力的充分自信。确实,奔腾的操控水平从来没有辜负过它的消费者们,只会比被媒体所大力称颂对手们高而不低。与第一代B70相比,内部尺寸更宽大,而且合理有效,方向盘力度变轻,底盘舒适性提升同时也提升了过弯极限。最大的缺点是外部动力数据却没有多大的进步。受变速箱程序的影响,比上代慢了。同时最为令人不满的是1.8T变速箱锁转速的问题,1、2档转封顶,强制升档。有车主报告将2.0的TCU程序换到1.8T车型上,转换档。加速性能立即突飞猛进。达到低于9秒的成绩。销量上不算非常成功,也算没令人失望,年5卖出超过2.6万辆,月均三千三。难得重见的一个数字。不过次年销量开始调头向下,整个生涯卖出辆(外部网站统计数据)。最高也只进入国内B级车销量榜前20以内,和第一代曾在两年时间内十多次进入前十以内的成绩差距较大。机械匹配力水准很高,遗憾的是自身突出的优点却不是市场所热衷的类型,1.8T电喷发动机版本在合资铺开直喷的时代加上车重问题表现得油耗过高。二代B70属于缓慢推进的工程师造车,而不是为灵活快速调整的为市场造车。当时还有小道消息说法:一汽轿车是小公司,没有跨国企业那样的经费和实力在试验车阶段各方面打造完美,将会在用户使用过程的反馈逐步改进。可能会迎来一些不良反馈,但是已经把问题尽量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这样的操作带来了第一年客户满意度下降。典型原配劣质的锦湖低端胎价低质次,噪音大、颠簸多、增加内饰异响甚至导致跑偏。配合上对一汽的舆论偏见,普通人群也不愿意接受敏感的操控手感、发动机声浪、路感清晰的底盘。过于真实的操控感受和对产品预期的想象偏差让普通消费者却步。与此同时,营销部门在上市后基本中断了和媒体的合作,至少从各大汽车网站上看是这样,因为可以看到,上市后的后续测评项目完全缺失。营销部门和媒体联系的似乎完全终止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一个营销实力强大的对手次年出现——营销之王博瑞在博瑞之前,吉利生产过一款B级车,帝豪EC8,稍微遮住前后车灯一角和车标,就能看见一辆奥迪A6,升起车底,就能看见凯美瑞的筷子双连杆,发动机舱是三菱。各方面理所当然连睿骋都比不上,销量也不成功。吉利的志气并没有终止。年4月9日,吉利博瑞隆重上市。配备三款发动机2.4、1.8T和3.5V6。售价11.98-22.98万。营销话术上冠以最美中国车的称号。和吉利以往的车型一样,配置高,尺寸大,是一直以来的优良传统。博瑞的出现,至少站在了前辈的肩膀和前人的尸骸上,前文中所有不成功的车型蹚过的雷,都成了博瑞避开的坑。设计目标定义于符合大多数普通消费者对国产中型车的认知和需求。博瑞把沃尔沃搬来做招牌,高配有豪华感,有宽大的空间,有时尚的涡轮发动机和全系ESP,最重要一点是有强大的宣传力量。博瑞第一年卖出3.2万。卖出10万辆用了26个月时间,在全国B级车销量榜单最高曾一度排名12。实现了将BYDF6挤出了历史总销量榜前三。但后面的销量就去排队打酱油了,要按目前的平均销量保持下去,只要再坚持一段时间不停产,取代第二名骏捷的机会还是存在的。博瑞还大胆搞了一个和雅阁对比的拆车节目。在盛赞用料下本,配置厚道的同时对典型日式廉价防水薄膜+水管粱+无后排钢板避重就轻、视而不见。防水薄膜+水管粱的前辈们包括BYD三兄弟、传祺GA5、睿骋,但绝对不能用于代表国产B级车的专利。比配置比堆砌只是造车的一个方面,如何合理发挥堆砌的成本,才是最大的议题。博瑞的身世似乎成迷,三大件上只公布了号称第二大独立变速箱厂DSI公司的6AT变速箱。这个DSI听起来可厉害了,是全球仅有的两家独立于汽车整车企业之外的自动变速器公司之一.......对,这两家里面它排第二。平台来源一直未曾提及,参考国产B级车发展史,没有蓝本的底盘以往未曾出现过。有非正式说法认为吉利撬了奇瑞G5的开发团队,带走了G5的图纸。从前悬挂来看,转向节叉在下摆臂上的是主流车型马自达睿翼,但是睿翼的下摆臂是两根连杆用螺栓拧在一起。再看看瑞麒G5的前下摆臂,的的确确是单个的铸造A字臂,几何结构完全一样,只不过博瑞把这个下A臂换成了铝合金。至于后悬挂,和G5的又有不少差异。譬如G5前纵梁是刀片梁,上支臂和前纵臂在羊角上的固定点不同。最终还是借助网友的力量帮找到了端倪——和老天籁的悬挂形态和几何机构高度相似,上支臂和前纵臂羊角连接点稍有改动。而某以拆车知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haoe.com/dhyx/65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