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短短半个月的时间里,几乎所有在华销售进口汽车的企业,都公布了自己的价格调整方案。降价幅度之大、覆盖面之广可谓空前。
这一切都源于5月22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的进口车关税下调通知,通知规定自7月1日起,进口车关税将从此前25%、20%的税率下降至15%。豪华车品牌纷纷提前响应,一波高于一波的调价声浪激荡着消费者的心灵,由于此次税率调整还涉及到零部件税率,部分豪华品牌的国产车型也应声调价。
税率下调引发终端价格走低,对于消费者来说,能花更低的价格买到性能更好的产品自然是好事一桩。但同时也有观点认为,对于本土汽车工业来说,关税下调意味着“狼来了”,进口车以及国产豪华品牌的价格下调,无疑将向下传导到合资以及自主车企身上,让自主车企压力倍增。
政策护航下,中国汽车工业取得长足发展
自年《中国汽车产业政策》正式实施,合资汽车公司在中国20多年来,一直恪守“整车企业在华合资项目中外资资本不能超过50%”的政策底线,其间行业内虽然数次商讨股比放开的相关事宜,但屡遭反对。究其原因,也是担忧合资股比一旦放开,将对我国自主汽车产生冲击,不利于民族汽车工业的发展。
这样的担忧不无道理,放眼全球汽车行业,日本和韩国在各自汽车工业的起步阶段,为保护本土企业,政府同样出台过类似的政策。但政策保护并非为了扶持弱者,而是希望给本土的后发力量争取更多时间积蓄力量。
因此,无论是股比限制还是关税政策,其初衷是通过适当的壁垒来降低进口车对本土市场的冲击,给孱弱的汽车工业一个保护期。
过去20多年,通过合资合营的方式,我们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转变,合资企业的中方在“师傅”们的带领下,开始从模仿走向创新、因地制宜,不仅学习了国外先进合作伙伴的制造经验和流程体系,在成本管控以及市场洞察方面,已经有所积累。
中国汽车市场已经成长为年产销量接近万辆的全球最大市场,年汽车产业产值突破8.5万亿元、汽车制造从业人数超过万人。年自主品牌乘用车累计销量达到.7万辆,占据国内乘用车市场份额的43.9%。中国汽车工业经过快30年的发展,已经从一个牙牙学语的孩子长大成了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虽然可能整体上筋骨还不那么强健,但已经到了无惧竞争,必须挣脱父母怀抱、独当一面的时候了。
开放是走向强大的必由之路
政府对于汽车产业的全面开放不仅持有信心,决心也非常坚定。在4月10日的博鳌亚洲论坛年年会上,“尽快放宽汽车行业外资股比限制”通过最高层领导的讲话公之于众。而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很快就对外表示,到年将全面取消汽车行业外资股比限制。
种种迹象表明,这次不是“狼来了”,而是狼真的要来。当曾经的种种限制逐渐消弭,由于既往惯性,国内企业在短期内可能会觉得压力倍增。
不过,也不用过于担心。遥想当年,中国刚加入WTO的时候,坊间也流行一句话叫“狼来了”。在当时,甚至有观点认为,加入WTO,最受伤的会是汽车产业,其依据是当时中国就曾承诺,在年将汽车进口关税由80%-%削减至25%。另外,与欧盟的协议则要求中国在两年内取消对中欧合资汽车企业生产的所有品种、类型和式样的限制。
入世十余年后,当大家再度回头盘点,发现中国汽车产业并没有因为进口汽车以及合资车企的发展而置于死地。恰恰相反,我们不仅产销跃居全球第一,还在竞争中孕育了长安、长城、吉利这样,起步于草莽,最终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和不息的奋斗精神,在国内外都享有良好声誉的自主品牌。
历史总会惊人地相似,美国市场曾经也有大大小小数百个汽车品牌,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汽车消费的不断成熟,庞迪克、土星、奥兹莫比尔等历史悠久的汽车品牌和公司被市场无情抛弃。但这并不影响美国整体汽车工业的高水准,年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年销量达到万辆,在美国国内市场的市占率接近44%。
相对照的是,年中国规模最大的三家自主品牌车企,在国内市场占有的份额为27.5%,年这个数据上升到30%,在年如无意外,这一数字还会继续攀升。
直面竞争,大浪淘沙强者方能更强
对于自强不息的人或者企业来说,来自外部的竞争并不可怕。相信很多人小时候都看过动画片《三只小猪》,在这个同属于“狼来了”的故事中,小猪长大自立门户,分别建造了稻草房、木头房以及砖房来抵御来自外界、大灰狼的威胁,因为选材的不同,前两只小猪建造的房子面对大灰狼的进击终以“失守”告终,只有最后一只小猪因为建造的房子采用了石砖,非常坚固,最终抵御住了大灰狼的侵害。
对于小猪来说,大灰狼的威胁是恒定的,决定它们生死的,是自己的护城河挖得有多深、建造的防御墙有多厚。最近TMT行业的一些故事,同样折射出类似的道理。决定你能走多远的,并不是竞争对手的强弱,而是你对未来趋势的把握和自身筋骨的修炼。
20多年前的年,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考察美国之后,写了一篇《赴美考察散记》,他感慨王安电脑公司在年销售额达到35亿美元,却在短短三年之后跌落到破产保护的窘境;日本三菱这么强大的产业集团,最后却退出了电脑生产。任正非对华为的所有员工说,“科海无边,回头无岸。”不掌握核心技术,就会被动挨打,唯有创新才能在市场上立足。他提出,不为短期利益所动,要紧紧围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发展。
因此,即便知道芯片行业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短期内难见效益的行业,但华为还是在15年前就开始大力投入手机芯片的自主研发,在这一过程中,华为坚定目标,不左顾右盼,多年的坚持让华为海思几乎成为中国芯片行业硕果仅存的一家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汽车行业也是如此,你以为你的对手是友商,是外资车企。但实际上,车企最核心的竞争力来自于市场,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在传统的汽车行业竞争之下,竞争者来自于一个方向,政策或许还能为本土品牌在短期内提供避风港,但当电气化、智能化的潮流呼啸而来,四面八方的新势力蜂拥而入,跨界进入行业,能不能搭上这班车、跻身世界前列依靠的只能是自己。
在4月26日的中国汽车论坛上,李书福董事长指出,传统思维在汽车行业很难取得成功。唯有积极参与,才能无惧竞争,因此放开股比限制看似是“狼真的来了”,但最终对于整个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将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同时更让我们看到,苦练内功和协同合作,这“两条腿”在直面时代竞争的历程中缺一不可。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对真正的强者而言,无论是股比开放还是关税降低,都并不是“狼来了”,相反是一种“预热”,在自己的主场进行一次“演练”,从而能够更从容自信的迎接今后真正的“大考”。
买吉利汽车就到
南通赛路丰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您身边的吉利服务专家
南通市区博越唯一指定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