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看白癜风最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160310/4784646.html文
彭志辉图
李迎红
清明多雨,下了一宿,晨起犹雨网密织,雨意淋漓。八点,雨终于止了。老子“骤雨不终日”是苦雨后的智悟。
一行驱车到锁石丰稼水库。取水库右岸水泥路步行入冲。春汛未到,水库只深凹处有水。一宿酣雨,处处水声,丛山万壑。入库涧水丰沛清激,汩汩汤汤,不择地而流;连片浅渚、滩涂,芳草连茵,繁花星罗;浅低处,清水漫流。这是一处草原牧歌、水草丰美的最美湿地。
我们即刻被她的清丽明媚招引了下去。涧水欢喧,漫水无声,草绿如碧,花开似锦。鞋袜不久即被无处不在的春水洇湿。我们不时纵跳过涧、过洼,身轻如燕,敏捷若兔。宽的涧流,难免裹足踌躇,几试几废,终于鼓勇一跳,如刘皇叔纵马过了檀溪。
一条小鲫鱼被搁困在青草上,无奈地死去,身边流水潺潺,它终究没能挣脱得出。看背上失掉的大块鳞片,知道这可怜的小生命对这片美好家园是如何眷恋和不舍。
循涧而上,随处可见股股山水竟奔涧中,漠漠水田也把贮容不了的雨水哗哗注送涧中。涧水丰盈、清澈。夹岸人家、山坡入眼都是李子树、板栗树。板栗树刚长出拳芽,李子树的叶片已深绿宽大。
来到一清澈见底、水绿如靛的小池塘。这分明是一口放大的井,岸际水底长满井底习见的丝草。塘墈边坐着三个放牛的老人,两翁一妪,三对黄牛母子在下首田丘埋头啃吃嫩绿青草,项下竹筒铃铛咣当清脆。老人告我们这塘叫万岁塘,就是说一万年都不会干涸。我们来处的水库叫千岁水库,是由千岁塘拓建成的,千年也不会干涸。
山道拐湾处转出一个老汉骑辆老式载重单车搭个老婆婆悠徐而来。老婆婆跨坐车后架,两手紧箍老汉的腰,象燕尔新婚的少年夫妻。
义忠堂唯留宅门。一背猪草的大嫂说义忠堂怕有百把年了。这小地名就叫义忠堂。不知这颓败的“义忠堂”曾经的深门大宅里是一群怎样的主人和怎样的生活?义忠堂前侧一处小小池塘,五只绿头麻鸭在岸边掩翅卧憩。池畔一小小竹片篱笆圈围的菜园。一绽新芽的葡萄滕攀沿在立架池中的棚架,一大红峨冠公鸡雄立于上,引吭高啼。
路畔人家,家家竹篱柴扉,阶前檐角堆满劈柴。有两个篾匠坐在屋前地坪从容编织簸箕。一个木匠在堂屋用劲推运刨子,刨口不时吐出好看的卷木皮。
义忠堂过去是板屋冲,漫山漫野是李子树和板栗树。五月李熟,一批一批外乡人就会上门上山买李子。板栗要到十月才熟,到时一拨一拨外乡人又会开车提袋络绎而来。
来到一将军箭碑前。碑上注明右走石冲,左走桥亭。左走就径上金紫峰仙女殿了。右走冲口一土筑墙屋掩映茂密林木中。我们想去讨杯水喝。坪前立着一拄锄老人和一老妪。屋楣粉底墨书“锦瑞堂”。自丰稼村、金峰村逶迤行来,几乎家家门额标有堂名,相同景象还见石牛桥亭的岩石等村。可知这些僻野山村犹古风流绵,耕读传久。
屋顶用杉树皮苫盖,树皮绿苔厚积,黎黑苍坚。老人说杉木皮码四层,用竹片夹缚,上压石块;年盖的,过一年就整三十年了,还从没漏过雨透过风。
老人屋右阶壁砌了一口井,用竹筒、水管导引山泉注满。水管口没安龙头,一任上品山泉四季长流,从井边溢漫白白流出。我们抄起水管让甘甜的山泉直注口中,拿起井边大竹勺满舀大筒牛饮。老人说这里水好、空气好、菜蔬好,就是偏点,年老腿乏,生活必须品需逢锁石坳赶场才能采办。屋后满山板栗树、李子树、杨梅树,屋前栽满宽棕叶和大芭蕉。屋左首老圃菜园,莴苣郁碧,豆荚娇柔。我们和老人说好端午时节来他家借宿三、两天,好饱啖山中好李和他家大香棕。
老人殷勤指点就从此冲上山也可去到仙女殿。我们依了老人进冲入山。山口一处小小竹枝篱门,有点山寨第一道入门味道。门内有菜土、灌池。灌池是锦瑞堂水井式样,只是池子大些,水管内埋直通池央。揣想这竹枝篱门是栅拦鸡鸭的。
来到半山腰,赫然又现一寨门,大竹片编就,结实高大,颇有点寨门气象。象杨子荣打虎上山进座山雕山门的味道。我们猜不透这半山腰立这样一处竹编门为的何意。有猜是拦走兽的;但这能拦什么走兽,有什么走兽要拦呢?
入了第二道寨门,山路更崎岖陡峻,肚子也咕噜咕噜叫了。走得沉闷,却柳暗花明上了一环山小道,平直好走多了。一会功夫来到一三岔口,又立着一块将军箭碑。上刻右走湄水,左走衡阳,中走锁石。地势高耸,视野开阔。右下前方山下石牛桥亭房舍、水田、溪流、人烟清晰可见。
又走了一大程,正狐疑是否走错时,转过一山嘴,仙女殿却在眼前了。今日是观音菩萨生日,一路散见或去或回的香客;搭餐方便,殿里为远来香客安排了素餐。
我们进殿向菩萨敬奉心香一瓣。佛音缭绕,端严祥和。时已过午,有桌把香客留餐。我们到厨房挂了餐,便去攀殿后的金紫峰。峰高路陡,几乎是手按膝盖、头额着地,艰难爬上的。“爬坡过坎”这词语算有了点具性体会。
半时许到了峰尖。峰顶逼窄,刚够容身,合影留念都不能。极目远眺,有雨湿汽,视野不宽。小憩下山,殿里饭菜刚停当。小铁釜焖的糙米饭,大铁锅煮的水豆腐、油豆腐和烟笋、海带,都是竹片柴火煮出,竹香馥郁。虽是寻常素食,一下吃了两大碗饭。
下山走盘山公路,平淡平常。下到水库才两点,舍不得就回。我们再绕到水库左岸去看。左岸羊肠小道,灌木杂生,缠绊难行。下到库里,裸露的库壁走上去软软绵绵,轻松惬意。我们很快发现又一妙处,原来水库除了右边进水处那一大片美丽湿地,左边还有一条幽深秀美的峡谷、峡水。
循着峡谷上行,声如鸣佩,水如凝碧。峡类石牛滴水峡,却更长更广更幽。灌木杂草繁茂,挂满雨水珠露。只穿行得百数米,衣服裤子就打湿多处,冷冷的,沾沾的,只得止步顾望。峡水激越喧阗,不知还有多长?峡谷宽广,山鸟嘤嘤,洞天福地。一挂青老人荷锄从对壁山腰下来,鞭炮青烟在映山红、白桎木花间袅升。就留待五月李熟重来再探吧。折了两枝缀满雨露的映山红,复转库右,上岸返家。
(原载-04-08双峰网)
掌上双峰
广告合作
业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